用生活的阳光照亮语文课堂 如何让农村孩子爱上英语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实施
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7期 总第5129期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7期  下一期
用生活的阳光照亮语文课堂
来源:泗洪县金锁镇中心小学 作者:相松娟 发布日期:2015-10-29 16:45:46

    陶行知先生以实践第一的观点,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师可以扩大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发掘其语文学习的潜在能力。
    一、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始终把教育教学同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课堂教学做到生活化,教师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趋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还原生活,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我们可利用实物或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再现生活情景。我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要让学生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我利用多媒体再现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这样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教师需要构建语文教学生活化、情境化的观念。
    二、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生活化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如《西门豹》一课的教学片段,学生在扮演官绅的过程中,入情入境地进行对话。如:“哎呀大人,小的该死啊,给河伯娶媳妇这事都是小的瞎编的,小的是在谋财害命啊……”随后我趁势引导其余扮演百姓的学生:“这位老大爷,您有什么话说?”已经入境的学生很自然地学着老大爷的腔调说:“啊呀,我真糊涂啊,居然会信了这群狗官!”“我的孩子死得冤啊!今天总算报了仇啦!”……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创设生活情境的主人,他们在自己创设的情境里,深刻地领悟了西门豹的机智——既惩治了恶人,也唤醒了百姓。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不必作深奥的逻辑分析,学生就已经比较轻松地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生活化教学实施了模拟性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学会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推进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走进生活,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语文教学不仅是课堂的教学,还很关注课后的延伸迁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还会布置学生自己去查阅和课文有关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在课后引导学生遨游书海,阅读大量的书籍,进行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时间长了,学生便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课外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比如在《虎门硝烟》一课中,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时,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林则徐的资料,并在课文的学习中结合资料了解了有关虎门硝烟的更多内容。由此在课后,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鸦片战争》。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们了解了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历史意义。同时学生间还展开大讨论,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和大家分享,在交流中明白更多的道理。通过这一项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单方面向学生“灌进”历史知识要有效果得多。
    就这样,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实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使学生在有字书、无字书的世界里自由驰骋,逐渐学会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走进生活,开启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课承担着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双重任务,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之本。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感知后,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文本中的句式。 
    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我让学生运用抢险部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叙述生活中的一个场面。这样让学生调动旧有的知识、见闻,在说话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把文本中的句式、章法,在自己大脑深处积淀下来,达到发展学生语言,提高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目的。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我们语文教师应学会用生活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们学会用生活的方式学语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