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润物无声胜有声扬中市油坊中心小学 感悟语文学科价值,享受学习“真”趣味
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0期 总第5153期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0期  下一期
润物无声胜有声扬中市油坊中心小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仲菲 发布日期:2015-12-10 19:12:05

    一天中午,我在班上批改作业,突然教室外面传来争吵声,正准备去看,就有学生跑过来说:“老师,不好了,邹旺隆和邵龙打起来了。”我赶紧跑出去,看见邹旺隆咬着牙,脸绷得紧紧的,捏着小拳头要向邵龙身上挥去,邵龙边哭边躲闪。我连忙上前制止,询问原因。邵龙哭着说道:“老师,邹旺隆打我。”一旁的邹旺隆说:“我在走廊上玩,他用脚绊我,我摔了一跤。”我说:“好好的,你不惹他,他没事绊你干嘛?”邹旺隆说:“我也不知道。”我问旁边的学生,他们都说是邹旺隆的不对。我也没仔细追问,认为邹旺隆的老毛病又犯了,狠狠地批评了他,让他回座位好好反省。
    邹旺隆的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平时很少关心孩子,导致孩子的成绩一直不理想,性格也有些孤僻,在班上经常和同学打架,大家都不喜欢他,他也没有朋友。或许为了保护自己,邹旺隆就养成了斤斤计较、有仇必报的坏毛病。学生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立马回撞过去;有学生和他开玩笑,他会当真,然后与人纠缠不清;他今天不是把你的脸抓破了,就是明天把她的手弄疼了。这孩子一直令我很头疼,我决定这次要好好地“治治”他。
    课后,我把他俩叫到了办公室,先狠狠批评了邹旺隆,他几次想张嘴辩解,都被我拒绝了,“你自己说说,每次班上有好事从来没有你邹旺隆的份,坏事总离不开你。你如果能把一半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也不会是这样了,你现在向邵龙道歉。”他满脸通红,眼眶含泪很不情愿地道歉了。邵龙这时低着头,小声地说:“老师,这次是我不对,是我先绊了他,他摔倒了,然后才起来打我的。”原来是这样,都怪我事先没有问清楚具体情况。
    孩子的心灵很纯洁,如水晶;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如玻璃。我知道,如果这次处理不当,就会彻底伤了邹旺隆的自尊。我赶紧回到班上,把邹旺隆叫到讲台前,对全班同学说:“刚才那件事,是邵龙先把邹旺隆绊倒了,不能全怪邹旺隆,是老师没问清楚,在这里我向他道歉。”邹旺隆愣了一下,继而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老师,我也有错,不应该打人。”我能感觉到他此时的话是发自内心的。
    接着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总爱发脾气,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伤了很多人。他想改,但是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控制不住自己。他问他的父亲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改掉这个毛病。他的父亲教他,今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木围栏上钉上一颗钉子来提醒自己。于是他这样做了,开始的时候,钉的次数很多,渐渐地钉得越来越少,最后他告诉父亲已经不再发脾气了。他的父亲又教他,如果你一天没有发脾气,你就拔掉一颗钉子,他又按照父亲的话去做了。终于有一天,他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父亲夸奖他勇于克服缺点,但同时又把他领到围栏前,对他说:“你看,钉子虽然拔掉了,但每一颗钉子都留下了钉孔。你伤了一个人的心,就仿佛是在他的心上钉了一颗钉子,即使你拔掉了,也依然会留下伤痕。我边讲故事,边注意到大家的表情,看着孩子们若有所思的样子,特别是邹旺隆和邵龙都不好意思地望着对方,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教书生涯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邹旺隆这类学生,其实他们本性不坏,只是父母很少关爱、教育他们,他们是缺爱的孩子,害怕受到伤害,为了保护自己,才会经常惹事。其实,他们最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友爱,可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因此,他们就想用出格的行为引起大家的注意。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认为每次事件中都是他们的错,这样会彻底伤了他们的心,让师生之间产生距离,造成难以沟通的局面。我们应该用心去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让他们敞开心扉,帮助他们融入到班级中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走上正轨。
    孩子是稚嫩的小树苗,需要我们用耐心、用爱护、用真诚来浇灌他们。实施润物无声的教育方法,就是要发现他们的点滴长处,以此来鼓励、来赏识,润物无声,此处无声胜有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