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与教育同行 浅谈幼儿环境教育 我与学生的故事
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0期 总第5153期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0期  下一期
我与学生的故事
来源: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 作者:沙艳 发布日期:2015-12-10 19:44:02

    这学期,我教一年级的语文并担任班主任,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的表现是这样的:
    第一天报到,他坐在教室的最后。家长们都去阶梯教室开会了,孩子们留在教室里,我首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就进行常规训练。他什么都不听,突然叫了一声,我说不能乱叫,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他一眼也不看我。于是我让他的爸爸妈妈留下来了解了情况,原来他一直在专业的地方训练,该上学了才回来的,我猜测他有自闭症(他的父母没有这样说)。
    中午,该吃饭了,我们排着队,走着走着,他便四处乱跑,一点不听老师的话。吃饭了,不断有小朋友告诉我,他到别的小朋友盘子里抓着吃。没办法,我把他安排和我坐一起吃饭,没想到,他也抓我盘子里的菜,我说什么他都不理睬。   
    上课的时候,他根本不听,自己玩,不时地发出声音,有时候叫,有时候笑,还不停地下座位,这儿看看,那儿玩玩,随便拿小朋友的东西。下课了,他把小朋友的铅笔弄断,把教室里的红、蓝墨水打开弄了一手。担心他会喝,我赶紧把墨水拿到办公室。课间,他也不和小朋友玩,上课铃声响了也不回教室。放学了,也不知道收拾书包,桌面上、地面上都是他的东西,我要一样一样收拾,两天的学前培训,老师问他的话,他一句也没回答。
    仅仅两天,我就被他折磨得哭笑不得。站队的时候,一不拉着他,就找不到人。看着他这个样子,怎么办呢?想劝他的家长别让孩子在我们学校上了,去专业的学校吧,可是,当我看到他的妈妈那瘦弱的身子,那满脸愁容,以及孩子那无知的样子,我心软了。是呀,这样的孩子本身就很可怜了,他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呀。于是,我调整心态,坦然面对。为了了解他的内心和维持课堂秩序,别的老师上课时,我偶尔就坐在他身旁陪着他。因为他习惯他妈妈陪他了,所以就请他妈妈没事的时候也过来陪着他,听一听老师的课,把内容记下来回家教他。
    两个星期过去了,第二周的一天,他又把小朋友的铅笔弄断了,把小朋友水杯里的水倒掉,孩子们来告状,我找到这个孩子,对他说:“不能拿别的小朋友的铅笔,不能倒别的小朋友水杯里的水,记住了吗?”他说:“记住了。”我高兴地表扬了他:“你真棒!回答老师的问话了。”然后,给他奖励了一个小贴画。当天晚上,我就给他妈妈发了短信:“孩子回答老师的问话了;铃声响了,知道进教室了。”第二天早上,他的妈妈送孩子进教室,我第一次看到了她的笑容。此时此刻,我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要给予更多的爱心和特别的耐心。
    学习拼音时,课堂上,我让孩子开火车读拼音,开到他那儿了,他根本不知道,这天,他妈妈坐在他的旁边,告诉他:“该你读了。”他站起来读了,我又开心地表扬了他。该交作业本了,小组长去收他的作业,他也不动,我只好走到他面前,给他反复讲了几遍,让组长把作业收走。不管课堂上他能听多少,能不能听进去,同学们做的我也让他做,可是每次我都要单独给他说很多遍,此时,我又总结出一条:对待这样的孩子,需要一对一指导。
    通过将近三个星期的努力,他在课间的时候知道去厕所了,铃声响了知道赶快进教室了,课间不再把小朋友的铅笔弄断了。这些看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事情,可在这个孩子身上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虽然他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学习,但还是有了一点进步的,这是对我开学三个星期努力的肯定,是对我辛勤付出的最好安慰。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要在他身上倾注全部的爱心和满腔的热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