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与教育同行 浅谈幼儿环境教育 我与学生的故事
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0期 总第5153期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0期  下一期
浅谈幼儿环境教育
来源:连云港市连云区映象西班牙幼儿园 作者:赵炜 发布日期:2015-12-10 19:47:37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原则,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的运用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放入机会”。
    可见,环境是构成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因素,能否正确地认识、理解并在幼儿园工作中切实有效地实施这一原则,直接影响到能否全面地、深入地实施规程。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对教育环境的创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环境创设的形式化,其主要表现为一些幼儿园的指导思想,没有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而是为了应付检查或参观,因而只追求求外在形式,不注意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第二,环境创设的片面化,其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把教育与幼儿园的环境分割开来,缺乏整体布局意识。这种片面的环境条件,不利于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而幼儿园生态式环境对幼儿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来说,生态式环境教育使幼儿更加自信,更有生气,他们善于思考,敢于发问,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积极的探索者。在这种生态式教育环境中,幼儿有足够的活动自由、交往的空间,孩子在这种交往中能获得知识、信息、人际关系,提高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他们建立自我的世界,促进幼儿独立个性的形成。
    一、生态式环境创设的色彩
    幼儿园生态式环境,首先在色彩上应该给幼儿以美的视觉享受,图画宜色泽单纯,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令纯洁的孩子们产生丰富的想象。比如广阔无边的绿色草原,茂密的森林……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易使阅历浅短的幼儿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借鉴、表现。幼儿们喜爱明快的色彩对比,跳跃的同时,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可以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让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要解决幼儿园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使环境更艺术化。
    二、生态式环境创设的材料
    生活化的材料随手可得,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刨花、麻袋、树叶、绳子、旧挂历纸等材料,制作了生动的画面:《威武的狮子》中狮子的毛发用木板的刨花制成,自然卷曲,精神抖擞;用树叶拼贴的《老鼠嫁女儿》简洁明快,趣味浓浓;用易拉罐制作的猫头鹰炯炯有神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银光,敏锐地搜索着田鼠……小朋友被这些生动的作品所吸引,积极地把家中的“废物”拿到幼儿园,让这些材料变废为宝。
    三、生态式环境创设的内外呼应特点
    在幼儿园的走廊、楼梯等地方也处处体现着环境教育的价值。因此在走廊、活动室和楼梯的环境创设中,我们注重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内外呼应,结合主题教育创设环境,例如:“真好听真好看”主题中,我们在教室中展示教师与孩子、家长共同收集的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和资料,这些资料经过分析、归类、整理后引起了幼儿研究主题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此主题研究过程中,教室墙面上不断展示幼儿活动的各项记录,成果和美工作品;走廊中悬挂可爱的折纸动物、风铃和幼儿自制的彩链等,使环境不断随主题进展而丰富,随主题的变换而变化。
    四、生态式环境创设的暗示特点
    在楼梯、午睡室,我们用简明的图画结合一定的文字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例如:楼梯上有可爱的娃娃,并有“一个跟着一个走”“轻声靠右走”“弟弟妹妹扶着栏杆走”的提示。幼儿还会指点给家长看,告诉家长字意和图意。
    在中大班午睡室,教师用挂历纸制作折衣裤的流程图片,旁边有一行字,“我会自己折衣裤”。小班午睡室有“小猫睡了,小兔睡了!”的墙饰等生动形象的图文,小朋友们会看会说并互相督促,更自觉遵守。培养幼儿规则、自律意识,这不仅是幼儿现有的学习生活得以有序开展的保证,更是社会人的必备基础。幼儿正是在不知不觉的环境影响下,体验着执行规则的快乐,这样的环境不但美观更发挥了它的教育功能。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这决定了其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能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其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