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例谈“代币制”激励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需注重策略方法
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0期 总第5153期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0期  下一期
浅谈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来源:滨海县通榆镇中心小学 作者:戴春红 发布日期:2015-12-11 00:11:26

    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常用和必要的教学手段,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一、运用多媒体,更好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技术强调实时性、交互性,能够反映时代的特征和当下社会流行的元素,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方式。当学生对某种情境感兴趣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会更加活跃,求知欲也会更加的强烈。
    多媒体的应用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如我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我先在屏幕上播放了一段《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影片,让学生感受到狼的凶恶和羊的温顺,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我再自然而然地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潜在的学习动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运用多媒体,更能化解难题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体会,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长篇大论,而学生却在下面“各自为战”,说悄悄话,吃东西,打瞌睡……很少有人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步伐一起学习。我想这并不都是老师的问题,有些老师的基本功很扎实,讲解的也非常透彻,但平平淡淡的课堂气氛中没有重点,没有激情,学生也就自然提不起兴趣。当老师突然谈到一些当下比较流行和热点的话题时,学生们的态度立马就不一样了。例如学《有趣的发现》一文时,我为了让学生明白昆虫的翅膀决定着它们生存与消亡时,特意从网上下载有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事物间的本质联系。之后我又让学生观看了一期《动物世界》,初步让学生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多媒体技术不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运用多媒体,更加开拓视野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几乎涵盖了其他各个学科,学好语文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语文教学需要扩大课外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它能直观、生动地把各种图、文、声、像及信息展示在同学们眼前,增大教学容量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而且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而且具有交互性,摆脱了被动的、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四、运用多媒体,更多能力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增强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实现,也便于老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调控。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时,我抓住这首诗的写作特点,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常识,分角色表演,让学生细心揣摩、体会诗中的妙处所在——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时跌宕起伏的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回答,用极其自然、朴素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在幽深、壮美的山林中,更能让学生感悟到隐者高洁的品质。
    虽说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不能过度滥用以免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从而弄巧成拙。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激活了课堂,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教学效果最大化,给教学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