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命化教育的实施细节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议英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实践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1期 总第5161期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1期  下一期
小学生命化教育的实施细节
来源:邳州市岔河镇中心小学 作者:黄建峰 发布日期:2015-12-31 12:27:24

    生命化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个大方向,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实施,还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的进一步学习。著名教育学家马克思·范梅南曾经说过:“人的很多禀赋都是被他人所发现的,你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一旦被别人发现了就变成了这个人的特性,这个人的优势所在。人如果能把他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他就是一个拥有巨大的、别人不可替代的能力的人。”从这点来说,小学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我们不仅要传授孩子知识,还要引导、帮助、提醒他们发现自己的禀赋,从而获得自我了解和生命的觉醒。同时,我们要随顺人的禀赋来开展教育。
    首先,我们要有乐观的人才观,不要看到孩子的文化课不行,就以此说孩子未来是不行的。谁有资格裁决一个人的未来呢?据统计,中国的亿万富豪榜上,有60%的人都是小学文化水平的。文学家契诃夫有一句很启人心智的话:“由于气候、智力、精力、趣味、年龄、视力等方面的差异,人的平等是永远不可能的。所以不平等应该认作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不平等变得不易觉察,就像我们把雨或熊中间的差异抹平了。在这方面,文化和教育能起很大的作用。有个学者就能让一只猫,一只老鼠,一头鹰,一只麻雀,一齐凑在一个碟子上吃东西。”所以,基于对生命的尊重,教育者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承认差异,承认不平等,并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生命化教育“要随顺人的善端”。好的教育要随顺人的善端,让人把好的特性、人潜在的好的可能性发挥出来。我们教育中方方面面的用心,想要追求的目标,往往都不是随顺人的善端,而是把人的不足、人潜在的坏的一面给挖掘出来了。有一个小学的图书馆是开放的图书走廊,没有管理员,学生看完书自己放上去。这么多年了,只是开始的时候丢失过一两本书,后来基本上没丢过。所以,“随顺人的善端”里有一种对人性善的期待。老师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要有更强的“随顺人的善端”的意识,鼓励人走正道。
    有人觉得现在社会状况比较复杂,如果教孩子心存善念,那孩子以后会不会吃亏?从更长远的方面来说,在人生重要的小学阶段,更重要的是培育孩子的性格,让他具有正直真诚的个性,将来拥有更好的抗挫能力和抗击危险的能力。对于小学教育者来说,应该从生命教育的理念出发,创造人性化的校园,打造生命化的课堂,让从我们教育之下走出去的孩子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第三,生命化教育是遵从人的自然生命的教育,应该把孩子从自然状态引导到应然状态。著名教育学者黄克剑先生对于一个具体人的教育目标,这样阐释:“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心灵的自我督责,人格的自我提升,境界的自我超越。”简单来说,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是要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
    小学生命教育中,第四个重要问题就是用自然、恰当的方式来成全人的禀赋。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在禅宗里主张强力教育,也强调自悟。教育也一样,要有像修禅一样的耐心,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散文家丰子恺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他的老师李叔同,说他们读书的时候都不怕夏丏尊,但都很怕李叔同。学生犯错误了,李叔同经常是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地耐心教导。学生被他教育一次以后再也不会犯第二次错误了。这个“惩罚”的故事,很能启发我们。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是教育应有的理念。
    生命化教育讲方法,强调方法的多样性。并不是一定要用什么方法才能称得上是生命化教育,最重要 的是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你是否真正热爱学生,这个方法对学生来说是否是最恰当的。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发展自身智慧,只有这样,无论遇到什么情景、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能应对自如、巧妙引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