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选课”幸福“走班”———海门市正余小学“选课走班”显成效 利用小班化教学创建高效语文课堂 师生互动常见问题及对策
教育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1期 总第5161期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1期  下一期
师生互动常见问题及对策
来源:淮安市老坝口小学 作者:陈燕 发布日期:2015-12-31 12:47:47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观念的日趋改变,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率越来越高,这是一个良好的现象。可在调研中也发现,不少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仅限于形式,缺乏深度,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技巧。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与学生有效地进行互动?如何在互动中发挥民主,传递正能量?如何有效利用师生互动来提升学生的素养?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师生互动的作用、问题及解决策略展开探讨。 
    一、问题扫描
    课程改革已开展多年,同以往相比,我校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有着较大的改变。然而,冷静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发现,我们在追求高效课堂,追求师生互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提问无秩序
    有些教师常埋怨学生不爱发言,“问而不答”或“启而不发”。实际上,这些问题一方面与学生的听课习惯有着很大关系,同时也与教师提问的方式有关。有些教师提问时随意性很大,常常提一些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有些教师则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这些缺乏主次、与前后教学贯通不畅的提问,均可视为无序提问。无序提问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难以抓住课堂的重难点。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在课堂实施时做好课堂调控,使课堂提问有条不紊地进行,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提问无思维度
    教师的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为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搭建桥梁与阶梯,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所提问题内容肤浅、形式单一、缺乏悬念,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使提问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慧的效果。
    二、对策分析
    笔者认为,有效的师生互动,须从建立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关注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尊重每一个成长个体做起。那么,到底应如何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在宽松氛围中孕育互动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不仅是师生互动的主宰者,更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课堂的投入度。因此,教师应对新时期的课堂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更为深入的研究,努力实践主导者的地位,为学生建立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充足的交流发现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获得必要的发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全新的体现。
    2.在丰富情境中促进互动
    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为学生充分进行互动和交流提供机会。
    3.在多种形式中丰富互动
    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最多的互动莫过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方式对于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单调之感,若长期实施,会抑制学生参与互动的欲望,产生消极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创设多种形式的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师生互动。这是课堂互动的最基本形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很多,除了刚才所提到的问答互动方式之外,教者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丰富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产生愉悦之感。
    (2)生生互动。生生互动也是课堂互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生互动的方式也有很多,只要教师能根据学习素材合理应用,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后,让学生互做小老师,给自己的同桌出题。
    游戏、猜谜、竞赛、合作、辩论等都是互动的良好素材,是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合理运用这些素材,能丰富课堂的互动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互动,真正达到课堂互动的实效和高效。
    总之,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划,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应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调动学生身边的素材,并能够合理应用各种互动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师生互动这一教学方式的作用,高效高质地完成教学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