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核心灵动教学 生活: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兴趣
课堂分享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1期 总第5161期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1期  下一期
生活: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来源:连云港市临海路小学 作者:史洁莹 发布日期:2015-12-31 13:04:43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这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一理论很早就被提出,也被广大的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少有教师自觉运用这一理论组织教学,他们对教学中如何将生活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感到茫然。通过实践,我逐渐摸索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契合点,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课堂如池塘,生活似大海
    课堂像小池塘,社会生活像广阔的大海。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池塘中,我们传授他们基本的捕鱼技术,然后通过引导,通过社会生活这个大海的不断洗礼,才能真正使他们受到教育。我们的生活化教育就是在课堂这个小池塘和社会生活这个大海之间开一个渠,把两者沟通,使其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活,是语文课堂永葆活力的源泉。
    有一次,我给学生上作文课。我布置了一篇小作文,让学生描写月季花。
    上课时,我问学生,月季花是什么样的?谁能描述一下。问了好几个学生,大都回答得很空洞,少有亮点。如仅仅回答了可能的几种颜色,其他的特征并未在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对他们周围的世界缺少关注。
    等学生们作文写好后,我发现内容枯燥死板,千篇一律。但是在作文讲评课上,我没有讲如何写好作文,而是集合学生,并分成几个组去小花园观察月季花,并让他们看完描述,看谁描述得最生动。看完后,回到课堂,气氛顿时变得很活跃,大家积极发言,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月季花,表达出了花朵的颜色、花瓣、气味、在风中的姿态等等。同时,我引导他们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去表现感受。课后,我让他们每人再重写一篇,结果我看到课后好多学生又去小花园观察月季花。这一次,我看到了一篇篇生动的小作文,文中的月季花姿态万千,我非常满意。
    在情境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一篇语文课文或一篇诗歌教学之后,我会创设一些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进一步探索,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个性需要。
    例如,有一次我教授完一篇诗歌之后,就让学生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并给了学生很多不同类型的诗词,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一篇,然后对参加比赛的学生选的诗词进行讲析,让他们揣摩如何把诗词的意境在朗诵中表达出来。虽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朗诵得很好,但通过这个过程,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又得到进一步激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进行了探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养。
    还有一次,我在教授完一篇关于尊敬老人的课文后,组织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孤寡老人家,帮助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得很积极,这种真实的体验会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尊敬老人,怎么样去尊敬老人,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使他们对课文中所讲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教育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关注周围的世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有本质意义上的提高,对思维能力也有实质意义的培养。它打破了传统狭义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者角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更好地进入生活化的大课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一个个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探索,不断汲取营养。
    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注意解放学生的眼、手、脑、嘴、时间、空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要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唯有联系生活,依托生活,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与时俱进,充满活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