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基于儿童视角的数学学习 走出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 建构学习情境促进课堂生成
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2期 总第5168期 2016年01月0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2期  下一期
建构学习情境促进课堂生成
来源:连云港市南巷小学 作者:章莉 发布日期:2016-01-07 16:03:57

    “生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中,许多学生的问题是在课堂动态里生成的,研究这些问题的生成,有助于今后敏锐地捕捉“生成性”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使之成为新的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都期望有价值的生成问题,这是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开始。但是这些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才能使学生大胆地质疑。
    一、尊重体验的主体,建构课堂生成的学习情境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主动,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与权利去自主学习,自主选择。例如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我并没有着急地去讲解,而是询问学生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通过对部分内容的重组,让学生在读、想、问、说的过程体验中,产生阅读的兴趣,体验到一种自主学习的喜悦。
    二、倡导师生互动,达成课堂生成的主体体验与升华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一味的灌输式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在学习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已变得十分重要,情景教学也越来越受广大师生的追捧与喜爱。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表演,在表演中体验。这有助于将一些深奥的道理解析得浅俗,便于学生领悟,也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三、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课堂生成
    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被动地接受吸纳,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明显。只有打动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到刻骨铭心。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 
    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教学中,除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
    (二)用艺术激发学生情感  
    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
    (三)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 
    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四、拓展体验的情境,在生活应用中促进问题生成
    有一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体验一下电视、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我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办一份具有个性特色的手抄报,学生们非常踊跃,上网查资料、设计版面、排版等干得非常投入,一周过后他们用事实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一份份独具特色的手抄报呈现在我的眼前,他们已有了成功的体验。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重视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构建互动式体验课堂,通过充分预设、关注现实、善于捕捉、交往互动、个性感悟、共同发展来说明如何更好的动态生成,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更美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