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蝉蜕苏州市实验中学 文言文教学的反思 文言文教学的反思 我的课堂激励之变
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4期 总第5198期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4期  下一期
数学阅读──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来源:射阳县人民路小学 作者:施锦新 发布日期:2016-03-25 14:48:43

    说到阅读,人们通常想到的是语文教学中读名著、品妙句。其实,不仅语文、英语有阅读,近年来阅读理解也是数学中常见的考查题型,数学不只是数式的演绎、变换。在数学课堂中,怎样进行数学阅读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课堂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所以,在刚开始数学阅读训练时,教师应创设有趣味性、新旧知识有联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二年级上册《可能性》这一节课导入时,我先读了班上一位学生的日记。然后让学生说说日记中哪些事件必然会发生,哪些必然不会发生,哪些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发生,学生跃跃欲试,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接着我让学生阅读课本,这样学生带着探究的心理,兴趣极大地提高了。  
    二、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1.眼、口、手、脑协同参与
    数学语言具有符号化、逻辑化、抽象性等区别于文学语言的特点,因此数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眼、口、手、脑相互参与协同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要充分立足于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对阅读方法进行科学的指导,将调动眼、口、手、脑的行为植入各个阅读环节中,从而实现数学阅读教学的丰富性,攻破数学阅读的关口。 
    2.分阶段指导,循序渐进
    小学阶段是数学思维的启蒙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提高数学能力、积淀数学素养的可靠保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分阶段指导阅读,随着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刚开始数学阅读训练时,教师要选择一些难度相对不大,适宜学生阅读的内容,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机会让他们阅读。必要时,可结合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考点事先列出提纲、编写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提纲的引领下去思考。 
    当学生经过老师的扶读、解读训练,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方法后,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从教材延伸到课外生活,从课本的章节扩大到整本书,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融会贯通。
    三、分类阅读,提高能力
    1.阅读重点在“理解”
古语曰:好读书,不求甚解。不过在数学中则应该是不理解不罢休,可以说理解是数学学习的通行证,理解是数学阅读的第一任务。在解决问题时阅读理解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专项训练,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来读题,通过多读来加深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比较阅读中加深理解
    比较阅读的作用在于通过比较,分清知识点在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和区别,从而使学生能更清楚地理解掌握。例如在学习分式时,可以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让学生根据类比法猜想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交流讨论,指出叙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更正。
    3.在质疑中提升阅读自主能力
    创造性的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桥梁,能增强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思维的严谨性。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4.有效提炼提高阅读效率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当下,数学题的内容也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有些题目背景内容太多,就会给学生带来一些理解上的障碍,因此要指导学生科学地剔除数学题目的背景进行有效阅读。首先弄清应用题大概讲的是一个什么事情,然后教学生去掉无关信息,提取一些关键词,找出数量关系,通过简化理清各关键词和关键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题意,解决问题。
    总之,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要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贯穿于小学六年的课堂教学中,坚持下去,最终将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