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6期 总第5213期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6期  下一期
鼓舞,敲开一片新天地
来源:南京市板桥小学 作者:潘来强 发布日期:2016-04-14 14:56:54

      鼓舞,敲开一片新天地

      ———板桥小学民俗腰鼓艺术活动中心2015年工作回顾

      南京市板桥小学 潘来强

    近年来,我们艺术活动中心建设思路是:坚守,掘深度;延展,拓广度;创新,拔高度。尤其重视探寻创新举措,让腰鼓民俗艺术为孩子艺术素养提升增加养分,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搭建阶梯。
    一、鼓韵飞扬,再造一些“文化”新景
    汇报艺术中心工作,说景观,看上去有点跑题。其实不然,艺术教育的最佳途径是熏陶。艺术氛围无价!环境建设至关重要。就像维也纳因为被音乐装饰而成为音乐之都;也如高雅艺术不应在人头攒动的市民广场上演。
    建设“鼓韵励志”主题的校园文化,营造艺术教育特色氛围,是我们多年的坚守。因为它诠释着我们心底的教育共识:“鼓舞,教育的另一种解读。”百年板小,“以鼓为友”。近年来,我们又增添了一些新景观,进一步浓烈鼓文化氛围:大门绿化带竖起了“鼓舞辉煌”主题雕塑,飞舞的字母“B”蕴意“板小百年”;超级大鼓、腰鼓广场独树一帜,均成为板小重要的独特的“礼器”和景观。看!百岁生日蛋糕,造型独特,夺人眼球,饱含着“鼓舞”“团结”“欢庆”的理念元素。几乎所有的建设都融入“鼓”的元素,以不断彰扬我们的核心理念——“鼓舞”。
    更重要的是,与“鼓舞艺术”同名的“鼓舞理念”已深入人心;“鼓”的形象已进入板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鼓舞”的元素已融入板小的血液。
    二、鼓动精彩,再创一组“提高”新法
    “腰鼓艺术”源于民族传承,来自异乡流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加精彩动人,才能让现代孩子积极参与,涵养艺术,学会本领,受到教育。今年我们又作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力促活动教育更加贴近儿童需要;展演的方式更为儿童喜闻乐见;活动的过程更追求儿童积极参与。
百人腰鼓“欢庆”集中展现我们展演创新;“鼓舞相称”“南北融合”“师生同台”都被板小师生创造;市少儿春晚上,我校孩子们作开场表演,鼓韵、童趣有机结合;我校小茉莉艺术团的新节目《欢欣鼓舞》,娃娃腰鼓在灯光舞台上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三、鼓舞未来,再寻一套“普及”新径
    腰鼓特色将如何向着未来发展?这是我们一直苦苦求索的路径。民俗艺术在儿童教育领域的创新是必须的,也是无止境的,当然也不止是在展演方式上。每年搞一个新的节目展演,不是艺术活动中心的创新重点和追求。普及的工作也需要创新,让创新给更多的孩子带来更高的艺术享受和素养提升。
    我们已有的创新举做法和成果是:我们编写了人手一册的校本教材;进行了以师生为主体的腰鼓游戏开发;也形成了“千人腰鼓齐奏”“千人鼓槌体操”“百人广场表演”等学校层面的活动模式。今年,我们又探索形成了与学校集体活动互补的“年级主题活动方案”,每一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成立特色表演队伍,循序渐进地、各具特色地学习腰鼓艺术,提升艺术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创新科研参与《新课程理念下,腰鼓的校本开发研究》等个人课题推动拓展和探索;“十二五”市级课题《基于学生多元发展的腰鼓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进一步丰富内涵,强化教育功效。 
    何以这样高调述说,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创新驱动的法宝。创新让传统的腰鼓艺术历久弥新;创新让民族的腰鼓艺术走向世界;创新让腰鼓艺术生发教育的魅力;创新让腰鼓艺术滋养着孩子。板小民俗腰鼓艺术活动中心的建设永远在路上,创新一路同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