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6期 总第5213期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6期  下一期
动手操作是形成劳动与技术教育素养的源动力
来源:连云港市南巷小学 作者:郑杜录 发布日期:2016-04-14 16:28:19

      动手操作是形成劳动与技术教育素养的源动力

      连云港市南巷小学 郑杜录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操作学习、设计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领域。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是劳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主体,也是技术探究的主体。所以学生具备较好的动手操作技能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核心,动手操作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源动力。
    一、动手操作是劳技教育的潜望镜——咬合力状态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集劳动与技术于一体的课,而劳动与技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于动手操作,劳动离不开动手,技术离不开操作,离开了动手与操作的劳动与技术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是缺乏生命力的。所以动手操作与劳技课一脉相承、休戚与共,透过动手操作可以窥视劳技课的全部,并迂回延伸到劳技教育的纵深地带!
    二、动手操作是劳技教育的哈哈镜——离心力现状
    劳技课中的动手操作该如何把握,怎样拿捏,以及如何发挥动手操作的真正价值和效益,又是许多教 师所困惑的。往往是为了做而做,为了动而动,偏离了方向,缺少了聚合力。
    三、动手操作是劳技教育的广角镜——源动力由来
    动手操作究竟在劳技课中产生哪些源动力?又该如何发挥动手操作在劳技课中的广角作用呢? 
    1.动手操作是推开劳技教育的实践活动之门
    动手操作是以“一件制作,一样产品,一个任务,一项设计”为项目的实践活动,是开启学生走进未知世界和探索无限领域的一扇门,是人人必须拥有的学习经历。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爱好,符合学生身心认知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
    2.动手操作是开启劳技教育的自主探究之窗
    劳技课的初衷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在学生动手中启迪思维,进行质疑,探索操作的技巧、步骤、方法和要领。
    劳技课重在“动手与动脑结合”,倡导“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与探究的双重性。在五年级《编织小扇子》一课中有挑一压二、挑一压三、挑二压三等不同的编织类型,学生运用技法进行编织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变通。
    3.动手操作是点燃劳技教育的灵感思维之火
    动手操作是燃起思维火花的引子,是碰撞灵感的媒介,是形成燎原之势的火种。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和操作才能唤起灵感和思维的碰撞,才能走进实践,走进生活,接近地气,为生命添加活力,为生存提高筹码。
    4.动手操作是绽放劳技教育的创新实践之花
    劳技课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动手操作是创新的源泉。四年级学生在制作《立交桥》时,面对当下的交通现状,进行了制作中的构思,大胆幻想,提出并设计了许多与众不同的空中立交桥、磁悬浮立交桥、移动立交桥……真是五花八门,一个个奇思妙想伴随着动手操作横空出世。
    5.动手操作是形成劳技教育的综合能力之泉
    学生要获得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综合能力,需要在动手与操作中习得,动手操作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以生活为基本来源的学习内容。动手操作在劳技课中体现了综合的视野,与其他学科密切相融,相辅相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