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6期 总第5213期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6期  下一期
创设游戏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靖江市阳光幼儿园 作者:缪红梅 张斌 发布日期:2016-04-14 16:42:41

      创设游戏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浅谈幼儿美术游戏化教学

      靖江市阳光幼儿园缪红梅 张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演变,省市地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家长对孩子的绘画技能给予空前的关注。如何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这是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通过创设游戏化目标、环境、内容、材料,注重幼儿的绘画活动,体现其游戏与生活,从而引发幼儿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使幼儿萌芽状态的艺术创作得到无限生长。
    一、创设游戏化的目标
    中国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在拉丁语中意味着自由者。真正的教育是发展而不是压抑儿童的自然和自由的天性。而儿童的天性之一就是游戏,游戏是儿童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因此在美术活动环节中,游戏的运用也是为美术活动目标的达成所服务的,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已是当前教育者的共识。教师可将美术活动目标融入游戏。儿童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将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中,并时时刻刻记住让幼儿接受新事物时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游戏,让幼儿美术活动成为孩子快乐的人生起点。
    二、创设游戏化的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是开展绘画活动的前提。孩子只有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创造出真实的绘画作品。除了物质环境之外,老师的评价性言语也非常重要,当老师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对幼儿在绘画创作里闪现的美感加以肯定,并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表述绘画内容,使幼儿萌芽状态的艺术创作得到无限的生长。让孩子知道,自己能行,自己很独特,从而树立孩子的自信,激发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活动中。
    三、创设游戏化的内容
    幼儿因其认知限制,生活经验不足,教学的内容选择要以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性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为主。比如幼儿通常都喜欢小动物,我们可以设计“小猫咪捉老鼠”“小鸭子找妈妈”等等。在绘画活动“可爱的小鸡”中,我以游戏贯穿始终,可爱的小鸡吸引了孩子们,学习兴趣非常高,他们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观察,表现得很棒。大部分孩子都画出了可爱的小鸡,创作的画面也很丰富,例如有的小鸡在奔跑,有的小鸡在捉虫,有的抬头唱歌、捉虫、抢食物……画面的布局也比较合理。美术活动与游戏巧妙地结合,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带来的快乐。
    四、创设游戏化的材料
    丰富而且有趣的材料是游戏必要的物质条件,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注意力,也就自然而然主动地操作材料。但是幼儿动作协调性、操作能力较差,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操作简易,并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提升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如小班美术活动“弹珠滚画”中,巧借孩子们对小狗的喜爱,设计游戏活动——我为小狗穿彩衣。活动前,先准备好玻璃球弹珠和爸爸妈妈的鞋盒子,鞋盒子里提前画好小狗,再让孩子们将弹珠滚上颜料放在鞋盒子里,然后来回滚几下,小狗便会穿上漂亮的彩衣了。在美术活动“红红的苹果”中,设计游戏“为树上苹果涂颜色”,用胡萝卜代替画笔,蘸上颜料,不一会儿,树上就结满了红红的苹果。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用幼儿所特有的表达方式跳着、唱着,享受着绘画游戏带来的乐趣。
    游戏化美术教学,可以引发幼儿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使幼儿萌芽状态的艺术创作,得到无限生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