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7期 总第5221期 2016年04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7期  下一期
中小学体育课程教育目标体系的思考与建构
来源: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作者:董竣 发布日期:2016-04-28 14:18:12

    建国以来,每一个历史时期和阶段,学校体育目标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教育目标血脉相连,与人们对体育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和开发息息相关。本文拟通过对学校现行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梳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构建符合21世纪发展趋势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一、关于现行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几点思考
    1.体育教学目标的科学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科学营养知识。”首先,必须从4个方面来考虑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保健、营养、身体技能和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将其与社会的发展想结合,避免在教育历史上出现过的“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两边倾斜的现象。
    首先我们应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性、准备性对应体育的多种功能,建立体育的课程教学目标。其次,多种功能中要有选择性,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质,还要兼顾学生心理发展。第三,当今信息时代需要的是通才,在体育课中,要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异,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衔接性
    现行体育教学课程目标中,弊病之一是目标太空泛、太笼统。在目标的具体操作上,要从单纯追求学生的外在技能水平,转向全面追求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上来。在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还应注重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使各个相邻阶段的目标层层递进,体现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整体性。
    3.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从纵向发展来看,要求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内容必须与终身教育接轨。因此,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学生在校时身体各方面的发展,而要鼓励学生自主参加锻炼。从横向发展来看,应将课内、课外目标相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二、中小学衔接的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课程目标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和心理特征,可以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分别制定目标。
    小学低年级阶段基本运动以游戏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体育动作,学习体育保健常识,初步树立卫生安全观念,注重其自信心、自尊心的培养。小学高年级阶段在游戏教育的基础上,用基本运动逐渐增加体育项目和保健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生理特点。通过运动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注重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的基础上,加强团结协作精神及创新竞争意识的培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初中阶段,学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在健康教育中,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随着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青春期抽象逻辑思维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应引导其了解所学项目的基本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体育意识的培养。
    高中阶段以竞技性运动项目学习和体育保健为主,培养学生形成体育理论的观念,引导其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认识运动技术、技能的价值。可以组织参加小型体能比赛,如班内或到班级以上的单项体能比赛,了解并遵守运动规则,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三、小结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发展和演变,受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校教育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现行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也是如此,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只有转变思想,树立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观念,构建新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课程目标体系,才能使学校体育更好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