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8期 总第5228期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8期  下一期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南京板桥小学“鼓舞”理念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来源:南京市板桥小学 作者:潘来强 发布日期:2016-05-16 14:30:04

   “办好特殊教育,对于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增加残疾人家庭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带着深厚的感情,履职尽责,特教特办,认真实施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让残疾孩子与其他所有人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的教育。”我校作为区唯一一所实验学校,任务光荣而艰巨。因为没有资源中心,也没有专门的接收残疾儿童的学校,因此,我们深切体会到这项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艰巨性。
    理念:特别的爱,从心里涌出来拥抱你
    我校早在28年前就在市教育局小教处的安排下开办了培智班,对孩子进行适切的教育,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这项工作的“牛鼻子”一定是:更新观念。承担实验工作,会有许多不同声音,老师们的任何异议都可以理解,但不能动摇我们做好该项工作的决心和意志。我们展开了“地毯式”的教育宣讲,多次开设专题培训,举办多场主题沙龙。我们用面对面的讨论,让管理者和老师们明晰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用推心置腹的交流唤醒大家对特殊儿童发自内心的爱;用专家的讲座打消对特殊教育的神秘感和恐惧感;用先行者的现身说法,给老师们带来解决难题的策略。
    行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第一,特别的温暖,让特殊儿童无痕融入
    最高明的教育艺术是无痕的。如果有一种教育能让残疾儿童不觉得自己是特别的,那将是最伟大的、最成功的教育。“随班就读”大概就是追求这样的境界吧!首先,我们建立了一整套“板桥小学特殊儿童呵护制度体系”以保证孩子无痕融入班级,和其他孩子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在一个群体中。同时,温暖特殊儿童不能只靠硬邦邦的制度。老师对特殊儿童要做到既表现得一视同仁,又心存特别关照;同学对特殊伙伴,总以特别帮助,促进相伴同行。
    多少爱的故事在班级里、同学间传颂:残疾学生可以将考试成绩不列入班级均分,龚长丽老师不同意,因为这容易让孩子“另类”起来;龚诚同学有耳疾,但他一点也不自卑,因为他从没有因此受到歧视,换了很多同桌,但都成为他的“助听器”;杨进宇同学意外伤害了关心她的老师,高艳老师说得更多的是“不要怪孩子,不要责骂孩子,别让孩子受伤……”
    第二,特别的支持,让特殊儿童适切发展
    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同行”的氛围,但也离不开特别的关怀和支持。首先,我们建立了新的评价制度。解放教师,让他们更能敞开爱的怀抱,同时让特殊儿童尽己所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跳一跳摘桃子,也许和其他同学摘的大小不一样,也许比其他同学费更多力,但一定是力所能及的,更重要的他们在帮助里得到了应有的发展促进。其次,我们建设了资源教室。我们的资源教室建设强化达标,空间设备符合使用需求,同时更有诸多的“鼓舞”元素蕴含其间。再有,我们开展了各种辅导活动。多少特别关爱在资源教室里,在校内外传递。
    第三,特别的合作,让特殊儿童获得立体帮助
    家长的忽视,老师的轻视,甚至校内任何人的一个眼神,都会伤害到特殊儿童。我们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对教师开设讲座,对同学进行辅导培训,让大家都参与到呵护特殊儿童的行动中来。
反思:特别的爱,永远不接受分离
    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我们才刚刚起步,一定会有一些阻力和难题需要应对和处理。深沉的真爱,不变的坚守。我们将坚守和特殊儿童一路同行,不让一个掉队。同时希望能建设全区的资源中心,增补我区这项教育的短板,为残疾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