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8期 总第5228期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8期  下一期
深入推进励志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来源:海门市万年小学 作者:蔡红兵 发布日期:2016-05-16 14:38:13

    近年来,海门市万年小学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在“育人至上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下,以“培养有文化、有信念、有智慧的人”为主要抓手,在深入推进学校文化发展的同时,让师生拥有人生九大核心素养。
    一、特色引领奠定核心素养基石
    “励志,是人生永恒的话题”,百学须先立志,让儿童拥有励志品质是我校发展的目标,“励志文化”同样也成为了我校的特色文化,成为师生前行的航灯。
    学校每年举行励志文化艺术节,每年进行一次“励志十佳好少年”的评比和“励志好家庭”的评选,让学生与自己父母通过演讲,播放自己生活中感人的视频,来获得“励志十佳好少年”“励志好家庭”的光荣称号。这促进了少年们敢于直面困难与挫折,自强不息,去追寻自己梦想精神,感染着万小的每一位师生。
    励志文化节中,教师为学生列出一系列励志书目,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到校作专题讲座,将孩子们带入一个充满励志的故事世界中,召开读书体验交流会、主题征文、大合唱比赛、舞蹈比赛、亲子涂鸦比赛、小报制作比赛,不仅激发孩子们的读书热情,而且享受了与城里孩子一样的艺术熏陶,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情趣。
    二、课程研发助力核心素养发展
    1.健康课程,体魄强健,愉悦身心
    学校始终落实体育健康课程计划,坚持每天大课间游戏活动,每学期的校园足球联赛,培养孩子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利用晨会、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培育,为拥有健康身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德育课程,立德根本,完善自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公民个人的底线价值准则。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秉承并且实践这个根本道德规范。“友善”课程,通过多种方式创设环境,阅读教材,开展活动,让学生懂得友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会“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的真谛,转化成内在的动力,学会正确运用友善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与他人相处。
    3.节日课程,回归传统,重视历史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元素,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可以增强他们对节日文化的认同。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的同时,参观张謇故居,使孩子们清晰地认识到在中国这方热土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
    4.地方课程,走出校门实践创新
    “走进百鸟园”课程,开发了“识鸟、爱鸟、护鸟”课程,突出课程的开放性、自主性、参与性,凸显学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生实践调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培养其简单的观察、研究能力。通过活动的参与,学生感受到人与鸟的和谐,获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体验。
    还有乡土民俗方面的“童谣课程”“春节民俗”“芋艿”课程等,都是万年小学走出的创新脚印。
    三、智慧教学有效提升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还是在课堂,核心素养的达成还必须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挖掘,通过智慧教师的智慧教学,才能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
    语文课程通过智慧教师的引领,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数学课程培养学生模型化、转化、替代思想……这些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品德课程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有利于弘扬祖先立志勤学、诚实守信等优秀品德。总之,让每一门学科教学,通过教师的指导,挖掘课程本质特征,让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每一门学科教育中,最终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审美,并指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宏伟目标。
    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励志文化”培养师生核心素养,形成优势互补,教育合力,为万小师生发展核心素养,外显“健康、阳光、乐学”,内显“睿智、创新、超越”的样态而不懈努力。通过课程研发、智慧教学、活动推进等工作及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万小骄子的励志人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