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9期 总第5236期 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9期  下一期
在“动”中培养学生的“静”素养一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策略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作者:陆艳军 发布日期:2016-05-27 15:58:57

    静,作为人们修身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事物的原态,是人们普遍欣赏和追求的。动与静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本文的“动”是指学生所置于的活动,“静”则指学生平静、有序的心境。为尊重学生的个性,有且只有通过置学生于一定的“动”的活动中,方能培养出学生“静”的素养。这一辩证关系在学生一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和运用。
    一、兴趣是前提——寓教于乐,快乐学习
    没有兴趣的静是表面的静,苍白无力,没有潜质。兴趣犹如皮,静犹如毛,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提高学生的“静”素养,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然而数学是抽象的,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形成鲜明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帮助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基础。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欲使学生“信其道”,首先要使其“亲其师”,要释放爱心、童心和童趣,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从教法而言,要转变教育思想,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地实施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印象;从评价方式而言,要不断升级评价方式,使学生免于麻木,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教材而言,要因学定教,用好教材,用尽教材,开发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价值和学科魅力。比如,“我请最会安静思考的……来回答问题”“送给大家5分安静分,看谁能保持满分”“哪组表现好,我就给这一组的计数器上拨一颗算珠”。
    二、理解是基础——自主读题,静心思维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内心“静”下来,可以通过强化法得以实施。所谓强化法,是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心。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学生才能静心思维、深度思维,进而促进学生静素养的提高。
会读题是一年级学生逐步脱离他人帮助并逐步自主学习的前提。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参差不齐,读题能力一般。但学生的“炫耀”和“攀比”心理是学生学习读题的良好基础。基于此,我尝试着教孩子读题。首先是让学生跟读,老师读一句题,孩子跟读一句题。慢慢地,我会“擦掉”题目,让孩子复述,只有既入眼又入脑的孩子才能复述,同时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奖励;然后,让个别表现好的孩子试着领读,其余孩子跟读,孩子们读题的热情会更加高涨;我试着让孩子回答“我读懂了什么”,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发现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题意,并尝试解决。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但却是有的放矢而逐步推进的。这样的推进就是学生逐步“静”下来的过程。
    三、活动是支撑——积极体验,把握方向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脑子越用越灵活”,否则会变成“死脑筋”。“活脑   筋”是“静”,“死脑筋”则相反。所以,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将心“静”下来,可通过反衬法加以实施,即将学生置于嘈杂的活动中,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不断尝试注意力的有效集中和合理分配,引导他们静心思考、去伪存真,抓住本质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体验式教学,即活动化教学,是学生尤其是低年龄段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但表面的热闹绝不是数学追求的本真,只有基于前者不断引领学生追求数学真谛才是正道。例如,在教学《10在哪儿呢——认识10》一课,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创造不同的10,再引导学生将10根捆成一捆。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摆法的多样性,则失去了数学的“真”和“美”,更失去了引导学生追求二者的意识。一句“都是10,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静心思考,既发现10的不同表达方式,又发现不同的10有不同的价值,甚至在引导学生擦拭黑板上“10个一根”和“1个十根”中的“根”字时,有的学生已经不由自主地表达出“一”和“十”之间的单向或双向关系。虽然“一”和“十”之间的关系不是本课的重点,但这样的去粗取精的方向不正是数学所应追求的吗?这样的由表及里的过程,正是数学学科释放“静”魅力之所在,学生的心在这毋庸置疑的感染中得到自然沉淀。
    “静”绝非是表面的安静,应是内心的平静、冷静,更应是有序思考、质性思维。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静中求静,扼杀学生好动的天性,而应尊重学生个性,动中衬静,动中求静,逐步趋静,以期宁静致远,受益终身。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