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9期 总第5236期 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9期  下一期
刍议小学科学观察实验中教师的导向作用
来源:如东县双甸镇双南小学 作者:邱启荣 发布日期:2016-05-27 16:00:13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并且能够对观察和实验的过程、结果进行陈述”。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科学课,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但他们学习中感知的无意性和情绪性非常明显。如果教师不及时抓住时机,进行导向,那么就很难完成科学观察实验的教学任务。
    因此,科学教师在科学观察实验前需进行必要的前巧导向,在科学观察实验中进行适度的适时导向,在科学观察实验后进行恰当的探究导向,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达成科学观察实验课的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察实验前的前巧导向
    小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往往从兴趣入手,容易被表面现象所掩盖,观察实验的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大。这就需要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观察实验的要求,确定指导重点,使学生能全面准确地进行观察实验。
    如在教学《雨的形成》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巧妙导向的:根据这一课的实验特点,我设计以下问题:(1)根据什么原理设计实验?(2)怎样创造雨形成所需要的条件?(3)需要哪些仪器?学生按照教师的导向,各抒己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认识了雨形成的原理是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受冷又形成水。所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锥形瓶、弯管喷嘴、小铁片(或玻璃片)、铁夹、铁圈。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需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应注意的事项,学生依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去认识,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科学观察实验中的适时导向
    在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时,科学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观察实验的动向,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如发现有严重偏差时要及时纠正、调节,使实验正确、有序地进行。例如,学生在做《水的压力和浮力》中“木块沉浮”实验时,有些学生尽情实验,只看到木块沉浮的现象,却不注意沉浮的原因。他们只觉得好玩、有趣,而忘记了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木块沉浮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应该适时地导向,激起学生注意木块沉浮的原因和观察实验的兴趣,并要求他们作出正确的解释。通过观察实验课中教师的适时导向,我深深体会到: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特别是三、四年级实验课教学中,教师不能被学生的兴趣牵着跑,教师要善于控制,适时导向,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实验活动。
    三、科学观察实验后的探究导向
    探究是学生认识事物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为他们要把以上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是学生对观察实验的总结,是自己能力形成的一个过程。在这个阶段前,教师必须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集体讨论,将学生观察实验获得的认识转化成语言,并表达出来,推动学生探求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在研讨中感到这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探索。
    在科学观察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必要的导向,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用自己 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创造、去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科学观察实验学习的快乐,让每个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敢于向现有的知识和结论提出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新的结论,不断培养自己的科学观察实验的能力。
    总之,在科学观察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前巧导向、准确的适时导向、确切的探究导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