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0期 总第5244期 2016年06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0期  下一期
谈“本真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 作者:余筱婷 发布日期:2016-06-20 09:51:33

    情绪是由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易随情境变化。信息技术教学虽以知识技能为主,但也应关注学生的情绪与情感。所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情绪情感与思维创新和谐发展,从而创作出有“感情”的课堂。那么,如何调动和保持课堂中的积极情绪,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思考。
    一、师生情绪的整体调控
    1.教师情绪的自我调控
    教师的情绪也是一种教学的方式,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因而课堂教学的情绪调控,首先是教师情绪的自我调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课前教师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好,课上对学生充满爱心,课后冷静对待教学中的得失。
    2.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
    学生学习是否积极主动与情绪密切相关。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表现为兴趣、愉快、好奇;第二类表现为紧张、平静、羞怯;第三类表现为不愉快、厌烦、惧怕。作为教师,要注意学生之间情绪的相互影响,学会运用表情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以调动学生的第一类情绪,消除第三类情绪,促使第二类情绪的转化。
    二、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积极情绪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时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难度的加深,畏难情绪出现,加上有些知识比较枯燥,部分课程需要记忆和重复练习,一些学生的兴趣将逐渐消失。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采取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1.任务游戏化,激发学生积极性
    学生年龄小,比较好动,容易对单调的练习厌烦。对此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纸牌、弹珠、赛车。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练熟了指法,懂得了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等键位的作用。如果强行让他们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生会没有兴趣,学习效果反而不好。
    2.任务感情化,抒发学生内心感情
    信息技术虽是一门培养学生与机器“沟通”的学科,但在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技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教《输入文字》这一课时,我选取了《凡卡》一文作为教材并讲述了这个故事,讲到动情之处,情不自禁地涌出了眼泪,全班学生深受感动,默默无言。教师入境入情,也让学生的情绪与作品产生了共鸣。
    3.任务动手化,开启学生发散思维
    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思维容易涣散,出现各种“开小差”现象——玩游戏、讲话、玩鼠标等,而且学生的思维也容易固化,很难完成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动一动”,如到黑板上来展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开拓学生发散思维。
    《画矩形》一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使用“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我设计了一个帮助小兔子搬萝卜的“拼一拼”游戏,鼓励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创意。在8个班的教学中,每个班的想法都在5种以上,学生们都踊跃地到黑板上去拼出自己的图形。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在争辩中得到提高。
    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都应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学生和素材,不同的教师上课,却有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是课堂教学艺术。纵观许多优秀(特级)教师的教学实例,他们都非常注重情绪的渲染,给学生营造积极的情绪与情感氛围。一堂信息技术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更要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的技能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情感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