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版: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1期 总第5251期 2016年06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1期  下一期
体会激发升华———“本真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 作者:赵晓燕 发布日期:2016-06-28 14:09:31

    《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要求阅读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丰富精神世界。因此,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过程、思维过程,更是伴随着语言实践的情感过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呢?
    一、理解课文词句,体会情感
    要体会作者的情感首先要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只有在析词理句的基础上阅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1.人物语言 课文中的人物语言对于表现人物的思想品德、性格习惯等相当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等方法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人物语言所预示的人物性格。例如,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负荆请罪》是剧本形式,通篇都是人物对话,这样的课文正好可以用来让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思考人物的性格、心理。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对话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2.人物心理 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是一种重要的描写方法,通过心理描写可以挖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看到其复杂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八次》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当布鲁斯王子看见了蜘蛛结网之后,他都有哪些心理活动呢?”让学生用文字描述出他在喊出“我也要干第八次”这句话之前有过怎样的内心挣扎。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可以锻炼学生心理描写的能力,促使他们自身的情感变得更为细腻。
    3.人物行为 通过动作和行为描写能够看出一个人内心的精神和品德。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军神》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阅读军神刘伯承在手术前后的情景,讨论刘伯承在手术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等举动意味着什么,而沃克医生在手术后“俯下身子亲切地注视着年轻人”的时候,又有怎样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深入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军神的勇敢,体会沃克医生对他的钦佩,思索是怎样的精神鼓舞了刘伯承支撑下去,引导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二、用有感情的朗读来激发情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情感。 
    1.范读起情 范读是进行感情朗读训练指导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听老师的声音、看老师的表情和形态动作,才能充分获取老师所传出的信息,深刻地感知课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从范读中去思索、对照、鉴赏、揣摩,达到以范读启情的目的。
    2.个性释情 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作者的情感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动情,在动情中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情感。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重点抓住“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让学生自主进行朗读处理,读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3.想象生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帮助学生剖析文理,掌握书面语言和调动学生朗读主动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眼前,学生在朗读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讲《海底世界》一课时,让学生边听边看配乐多媒体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深情地朗读课文优美的词句,学生听着教师的朗读,看着眼前课件屏幕上出现海底的美丽景色,浮想联翩,从而激起他们热爱大海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美好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既使教学情景交融,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又锻炼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用动人的教学情境来升华情感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尽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力展现一个和课文意境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学习中,更容易帮助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
    1.以“演”育情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作者生活经历、灵感智慧的结晶。教师要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可以采用让课文内容情景还原的方式,让学生角色介入,进行表演,构建起课堂实景。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学生表演认真投入、语言生动、动作逼真,很好地再现了送别时的场景,体现了两位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以“景”生情 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具有无限的诗意和美感,这种诗意和美感可以让生命拥抱最纯真的感动。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重新回到生活中,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桂林奇山围绕碧水,碧水倒映奇山的美景,体会山水交融的诗情画意,真正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含义。
    总之,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和学生产生共鸣,更能够在激发情感的同时让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