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5期 总第5302期 2016年10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5期  下一期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浅谈对聋校后进生的个别化教育艺术
来源: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严雯 发布日期:2016-10-14 14:11:48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教师,在引导和培养学生“做真人”方面担负着重大责任,特别是对班级中一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是责无旁贷。如何使“后进生”从“后进”转化为“先进”,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四有”新人,是教师必须经常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聋校“后进生”的转变是思想教育中的难点所在,因此,我从“难”入手,助“难”为乐,除了保持晨会、班会、思品课的教育引导外,还多给聋校“后进生”加“小灶”,多关怀“后进生”的生活和心理。为此,我确定了四步走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使个别化教育目的明确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面对本班性格各异的听力残疾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听力残疾学生成长过程中都有可能犯错误,特别是“后进生”,班主任要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犯错的原因。
    本学期我发现,小鹏(化名)和小明(化名)两位学生在生活上有不良的行为和习惯,缺乏正确的道德观,是非观念模糊,往往把“勇敢”“正义行为”和“鲁莽”“冒险”混淆在一起。因此,我把他俩作为重点教育对象。另外,我在与学生谈话前都做足准备,该说什么,怎么说,采取什么方式都一一设计好。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挖掘“后进生”产生的根源,使个别化教育方案切实可行
    教师知道聋校“后进生”的表现后,就要追求根源。我用心调查了解,得知“后进生”落后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小明的家庭极其困难,父母双亡,奶奶年老体衰,爷爷还卧病在床,只好把他寄养在大伯家,家庭的不幸遭遇,造成了他严重的思想负担,心理不健康。此外,在学校,小伙伴讽刺挖苦他;在家,家人数落他。由此造成该生自卑、粗暴、品德落后,形成了不良习惯。而小鹏则由于家庭溺爱放任,有求必应,任其我行我素,使他存在蛮横、放肆、任性等不良行为,被批评也无所谓。
找到了问题所在,我便对症下药,首先与其家长联系,与家长沟通情况,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其次,在学习上,我注意将难易适中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课后,突出对他们辅导,作业多予以帮助;在生活上,热情关怀他们的起居;在心理上,取得他们的信任;在表扬奖励上,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留心他们每一点进步,给予适当的表扬、奖励。
    三、创设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使个别化教育具有激励作用
    聋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使听力残疾学生能将教育内容转化为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听力残疾学生要主动参与,班主任在进行个别化教育时,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氛围,如轻松活泼型、和悦激扬型、中和舒缓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听力残疾学生,施与不同的方法进行个别化教育,例如:和风细雨型,在谈话时,先肯定该生的优点,了解情况,然后分析学生违纪产生的后果,用鼓励的口吻期待学生改正过错。这样,受教育的学生会觉得老师没有厌弃他,从而对改正错误充满信心。但有时,教师也应适当运用急风暴雨式的教育方式,这视具体情况而定。无论采取何种教育方式,关键在于通过教育获得听力残疾学生最大限度的信任,使之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振作。
    在个别化教育时,教师要特别注意用语。恶语伤人,讽刺挖苦不但使学生感到自卑和不愉快,还会使听力残疾学生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师还要注意选择时机,有时需要“热处理”,有时需要“冷处理”,如发现某位学生追求吃穿,不认真学习,就应及时教育。在个别化教育时,教师要注意选择地点,可以在办公室进行,可以在教室或其他地方,形式上可以选择与学生相对而坐或结伴而行。
    总之,在进行个别化教育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讲心里话,发表见解,不能搞教师“一言堂”。只有师生相互尊重,受教育学生才能心服口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