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5期 总第5302期 2016年10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5期  下一期
高效阅读:找准文本解读最佳切入点
来源:常州市金坛区水北小学 作者:钱卫香 发布日期:2016-10-14 14:12:48

   文本,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是师生对话的生发点,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最重要的资源。准确地解读文本,是阅读活动开展的前提,而师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是特色课堂的滋生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这一切更得益于文本切入点的精确把握。教师只有更多地去寻找、发现切入阅读内容的突破口,才能准确而高效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欣赏课文,研究课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谈谈教学中的收获。
    一、揣摩点睛文题
    题目是眼睛,它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直接从题目入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教学过程也会紧扣中心自然展开,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进入文章,主动去学。
    例如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我就尝试从题目入手,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我首先让学生将题目补充完整,说出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让学生说说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学生们很容易就说到了这个故事,我接着学生的话,很自然地引到:你能在文中找到这个故事吗?学生们很轻松地找到了9~11自然段。我又请学生们读读这个故事,并结合书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结果表明,学生说得很精彩。
    二、关注关键词语
    课文中的关键词,也就是文章的文眼,这也是解读文本的最佳切入点。比如教学《二泉映月》2~4自然段。
    师:(谈话导入)当小阿炳在中秋夜与师父观赏月色时,师父问阿炳听到了什么?阿炳怎么回答的?
    生:阿炳除了听到淙淙的流水声,什么也没听到。
    师:但师父却听到了一种“奇妙”的声音,你觉得师父为什么会听到这种声音呢?从哪个词能体会到此时师父的内心?(默读第2自然段)
    生:(讨论)由“饱经风霜”这个词可以体会到。
    师:那你们理解这个词吗?同桌讨论一下。
    生1:就是经历了很多艰难。
    生2:有了很多的生活体验。
    生3:对这个社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师:说得真好。那当阿炳第二次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边,是不是也听到了当初师父听到的“奇妙”的声音呢?(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这是一种什么声音?)
    生:阿炳听到了,这是一种叹息、哭泣、倾诉、呐喊的声音。
    师:那这几个词的感情色彩、强度如何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感情由弱至强。
    师:那阿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结合他的经历思考一下。
    由“奇妙”一词入手,很自然地就引导学生想去探究为什么他的师父会有这种体会,而小阿炳就没有呢?师父比阿炳多的是什么呢?抓住“饱经风霜”一词,不仅从外表上感受到师父的沧桑,更从师父的人生经历中略微了解到阿炳缺少的是对人生的体验,对人世间更细致的感受。
    三、紧扣特色句子
    句子是文本的基本表意单位,句子能传达出文本内容、作者情感、作品主题。作品是作者对生活经历的感悟,而这种情感总是寄托在文本中关键的一句或几句话中,这就是文本的中心句或主旨句。在解读文本时,以这个句子为切入点,把句子的品读和作者情感感悟有机结合,可以清晰呈现课堂教学版块,也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使师生对话在文本中找到一个落脚点。
    比如教学《云雀的心愿》一文,就要紧扣关键句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共同心愿——“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而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小云雀认识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围绕这句话就可以直奔主题:小云雀从哪儿感受到森林的重要性呢?让我们跟着云雀妈妈一起到沙漠、河流、森林去看一看吧!再如教学《珍珠鸟》一课,就围绕“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走入文本,感受“我”与小珍珠鸟是怎样彼此建立起这份信赖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从这句关键句就让学生了解了文章的重点。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仔细关注文本中的情感句、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以此为突破口,鉴赏文本语言的细节美,体会蕴涵在文字中的真挚情感。那么,整个文本的解读环节将更加简单、流畅,而深入文本、体悟情感,实现师、生、文本心灵碰撞的对话过程也会更加有序、有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