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5期 总第5302期 2016年10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5期  下一期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新才能
来源: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 作者:朱明海 发布日期:2016-10-17 11:29:56

    “教育需要创新,数学教育更需要创新。”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蕴含着大量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因此,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重任。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一、精心设计,激发创新 
    由于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都是从好奇开始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情境,通过自己艺术化的点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使学生萌发创新思维。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23,问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经计算,学生回答“能”。接着教师把123重新排队,如213、231、132、321、312,让学生“检验”变换位置后,这些数还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都能被3整除!”这时,教师用激将法设疑:“现在我和你们比赛,看谁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出任意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都是教师很快说出每个数能否被3整除。这时学生更觉惊奇:“这里面有什么诀窍呢?”不等教师提问,学生求知若渴的情绪已被激发起来了。
    二、注重操作,引发创新
    动手操作既能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形成新概念,掌握新知识,而且还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机会。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先让学生按课本中的方法动手拼一拼,然后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再提出是否有其他推导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又得出了两种不同的推导方法。这样,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随教师的点拨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加以抽象与概括,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激励评价,促进创新
    学生需要激励,激励促进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新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上,教师设计了一节粉笔盒的包装设计课,课上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现有的粉笔盒包装进行自主设计,并从节省材料、美观环保等方面来研究。在学生设计包装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给予鼓励,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激情。学生设计了开合式、直揭式、圆孔式等多种包装。教师还利用分组合作的方式,采用优势互补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创造动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提高能力,学会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笔者认为,小学生不积极思考,不善于归纳,这就需要教师以多问、多引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探索交流的好习惯。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潜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就是挖掘潜力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所需学习的知识,或者创造出来。就小学而言,只要是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到的,都可以理解为知识创新。
    五、体验快乐,喜爱创新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最喜欢听到的是教师的表扬和对他们成绩的认可,所以教师要随时发现他们的点滴成功,并及时予以表扬,让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就会大大增强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碰到问题就会下决心去完成,去争取成功与创新。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这节课时,在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意义后,教师设问:“你们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的学生说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有的说与底边有关。教师又设问:“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我们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这时,学生跃跃欲试,教师就顺水推舟,让学生拿出工具,进行剪拼,然后小组交流,信息反馈,让多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重在教师的开发和引导,要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