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7期 总第5316期 2016年11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7期  下一期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爱如茉莉》教学案例及其思考
来源: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作者:陈薇 发布日期:2016-11-07 14:55:18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叙述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生活小事,反映了爸妈间如茉莉般平淡却深厚的爱。最近,我连续两次执教了这篇课文,虽然在流程设计上大体相同,但因为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作了正确把握,从一些细节上作了调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下面试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组织学生学习第9~18自然段时的案例。
案例一
师配乐范读第九自然段,读后师生交流。
师: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爸妈之间那如茉莉般平淡无奇的爱?
生1读:“妈妈睡在病床上,脸上带着恬静的微笑。”
师:从“恬静的微笑”你感受到什么?
生2:妈妈虽然生病,但脸上却很开心。因为有爸爸陪伴身边。
生3读:“爸爸紧握着的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师:你从“紧握着”读出了什么?
生4:爸爸很关心妈妈。
生齐读:“病房里,那簇茉莉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师:“钻”到我们心中的是什么?
生5:是茉莉的幽香。
师: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到心里。想想打动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生6:是父母之间的爱打动了作者,留在了作者心中。
师:是呀,打动我们的是父母间平淡无奇的爱。
师:在生活中无不包含着爱。你认为爱是什么?请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仿照句式写一写,要求写出细节。例:真爱是下雨时,妈妈为我撑起的一把伞。
生7:真爱是生病时,妈妈送我去医院。
生8:真爱是我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给我的一个帮助。
师小结:同学们都写得不错,真爱就体现在平平常常的小事中。
案例二
出示第9自然段(结合出示书本插图)。
师:你从这一段中找到了哪些爱的细节?交流时要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找到的细节是“妈妈睡在病床上,脸上带着恬静的微笑”。从“恬静的微笑”中我感受到妈妈很幸福。
生2:我也感受到妈妈很幸福,因为妈妈虽然生病了,但是有她丈夫的陪伴,妈妈很欣慰。
生3:我找到了“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的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从“紧握着的手”感受到了爸爸非常爱妈妈,生怕妈妈晚上有什么事。
生4:我还从“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头伏在床沿边”等体会到爸爸很担心妈妈,宁可自己累一点,也要时刻把妈妈放在心上。
师:交流第10~16自然段,文中还有哪些爱的细节?(生交流略)
生齐读:“病房里,那簇茉莉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师:这段话表面上是在说什么?
生5:是在写茉莉花的颜色和香味。
师:实际上是在说什么?
生6:茉莉花留在了我的心中。
师: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7:因为茉莉花是爸爸、妈妈爱的象征,所以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中。
生8:我体会到爸爸妈妈那如茉莉花般平淡无奇的爱留在了我的心中。
师:在生活中无不包含着爱。你认为爱是什么?请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仿照句式写一写,要求写出细节。例:真爱是下雨时,妈妈为我撑起的一把伞。
生9:真爱是生病时,妈妈耐心地照顾我。
师:同学们评评看,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生10:我觉得他写出了妈妈给我的爱。
师:你生病时,妈妈会怎样来照顾你呢?
生11:妈妈会给我一杯热水。
师:那你能把刚才那句话改得更好吗?写出妈妈照顾你的细节。
生12:真爱是我生病时,妈妈递给我的一杯热水。
朗读:变“教师表演”为“师生合作”。
在学习第9自然段时,案例一老师先进行配乐范读,接着为了节省时间,直接让学生进行交流。固然,教师示范朗读对学生进入情境,指导朗读等确有帮助,然而因为这一环节的设计,挤占了学生自学交流的时间,不得不说是一种作秀。而案例二中则把听老师范读的时间换成学生默读圈画,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体悟到爸爸、妈妈爱的细节后,再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这一段,既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课文,又通过朗读加深了情感的体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交流:变“主观臆断”为“耐心倾听”。
对“病房里,那簇茉莉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这句话的理解,很显然,教师期望学生能回答是爸爸、妈妈的爱进入了我的心中。因而,在案例一中,当学生回答是茉莉的幽香进入了我的心中时,教师立即打断了学生,并试着把学生引到期望答案中,这就是教师的主观臆断。事实上,学生有他自己的理解,在案例二中,当学生回答“茉莉花留在了我的心中”时,教没有直接凭自己的感觉否定他,而是多问了一个为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其实学生已经体会到了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感动了作者,让作者难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