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0期 总第5340期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0期  下一期
有效体验,让品德教育在生活中发生
来源:东台市实验小学 作者:陈萍 发布日期:2016-12-19 11:14:37

    品德课的教学唯有通过立足生活的有效体验,关注、指导和引导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里,才能充分释放儿童的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精神。
一、以生活为源泉,开放德育课程资源
我们的德育要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源泉,不断开放德育课程资源。
1.以教材为依托,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把课堂上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学习的内容真正指导学生的生活。如在教学《同学之间》时,撷取生活中的普通案例,引出话题: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很正常,关键是怎样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由于话题来自生活,学生都有话讲,有真实感受。在生生交流中,学生不知不觉学会如何解决各种小矛盾。
2.以学生的需要生成教学内容
作为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生成教学内容,使我们的教育能“通过生活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如一位教师看到学生存在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于是设计了《瞧,我多健康》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设计“健康老人”传授“健康宝典”,还邀请不挑食的学生传授经验。由于教学内容来自儿童生活,教学活动也就有了针对性和指导性。
3.以家庭、学校、社区为辐射,拓展教学内容
“生活即教育”,要使学生得到的道德教育富有实效,就应以家庭、学校、社区为辐射,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如教学《我掉牙了》,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做到早晚刷牙;结合《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哪些地方有规则?为了使社区环境更美好,我们可以制订怎样的新规则?
二、以生活为舞台,开放课堂教学方式
德育课堂中,要积极组织开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体验教育活动,将有效体验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
在体验中动情 体验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有积极的心态参与活动。如教学《我与家庭》这一单元时,或让学生带一张温馨的全家福,或让学生随父母参加一天的劳动,或把孝敬长辈的礼节演一演……只有这样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来参与和发自内心地去感受,才能促进真正的道德发展。
在讨论中悟理 研究发现,同龄儿童之间的智力启发最容易被接受,学生道德认识最关键的一环是他们思想的碰撞。所以组织学生对体验活动的收获进行讨论就显得特别重要,能让情理在生动活泼的讨论活动中得到深化。
在自省中内化 在体验活动和讨论深化后,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静下心来自悟。如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时,学生通过调查、体验,了解了父母工作的辛劳,很自然地自读反思: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我怎样做才能不成为父母的“小麻烦”?学生的进一步自我反省,融情悟理,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内部道德。
在实践中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鲜活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就能更好地推动学生道德进步。如教学《我不耍赖皮》时,让学生通过图书、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有关“规则”的资料,把活动方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主动实践、亲身体验,更进一步理解了“生活中没有规则不行,规则能给大家带来方便”。
只有坚持植根生活、以生为本、体验为主,引领学生走向生活的真实,体验生活的乐趣,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内化和提升,我们的德育成效才会更加显著,真正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