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教河南•教师园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11期 总第6026期 2021年06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11期  下一期
桨声歌影里的湘西风情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军 发布日期:2021-06-21 13:28:53

一条小溪,一座白塔,一只渡船,一位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如此地简单明净,没有雕琢。让我们在云淡风轻中感受人性的淳朴与善良,这就是湘西,这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一座小山坡,一片小树林,一个小丈夫,一个童养媳。古朴的建筑封锁了城市中所有的华丽,山朦胧,水朦胧,人亦朦胧,这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萧萧》。


纯净的河水倒映出水底五彩的碎石,苍翠的竹林中不经意间漏出白塔的半边秀目,乳白色的雾霭腼腆地在朦胧的夜色中沉浮。穿过千年的烟雨时光,多少故事在这里上演,多少美丽在这里沉淀……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只有在如此古朴精致的地方才会孕育出沈从文笔下像梦一样活泼、单纯、善良的女子——翠翠、萧萧。在这两个女子身上,沈从文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美丽而又哀愁的人性“牧歌”。
小小边城,承载着翠翠刚刚萌发的稚嫩爱情,情荡荡,水悠悠。小小边城,背负着爷爷的坚强与勇气,一句“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是茶峒人民的最真实写照。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边城》中,却是悲而不哀,美丽中含着忧愁。这本书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没有撕心裂肺的感人场面,作者在云卷云舒中用淡淡笔墨牵动读者心灵的某一角落,在宠辱不惊中把人性最真最美的情感凿出一个小小缺口,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扼腕叹息。


翠翠是在自然中孕育出的女子,“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无不洋溢着水乡的自然风情。在茶峒这个小小边城,人们过着“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生活。这里的人们诚实勇敢、热情好客、待人豪爽、讲求义气,如老船夫渡河时从不要钱、买肉时不要别人关照、自制中药给生病的过渡人。船总顺顺在老船夫过世后,主动帮忙料理后事,并找自己人陪伴翠翠,还要把翠翠接到自己家中。


走进边城,人性的芬芳扑面而来。在边城中,每个人的心都是如此剔透,一如边城之水,清澈见底,不染一丝尘埃。然而,在物欲横流的钢筋铁架中,我们城市人还保留有多少纯净?


离开翠翠,走近萧萧,二人一样的单纯与善良,但萧萧是个更悲情的女子。与翠翠相比,萧萧从小连爷爷的陪伴都没有,她是孤儿,十二岁作为童养媳出嫁,丈夫是三岁的幼孩。歌声是天使也是恶魔,也许没有长工花狗的歌声,她的日子会在与丈夫的嬉戏中慢慢过去,但不幸的是她怀孕了。日子又在等待被“发卖”中渐行渐远,山穷水尽之时突然峰回路转,萧萧生了个男孩,得以留在家中。萧萧是可怜的,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与那些女学生相比,与城市人相比,“世界上人把日子糟蹋,和萧萧一类人家把日子吝惜是同样的,各有所得,各属分定。许多城市中文明人,把一个夏天全消磨到软绸衣服、精美饮料以及种种好事情上面。萧萧的一家,因为一个夏天的劳作,却得了十多斤细麻,二三十担瓜”。萧萧是一个坚强的女子,她在十二岁上花轿时,没有哭泣,没有抱怨,平静地来到了夫家。即使在怀孕之时,在试过各种办法都无法去除肚子里的小生命后,她默默承受了一切。在稻谷的香气中,在竹雀的歌声中,湘西人民依旧过着质朴而有生机的生活。


时光的河流在波涛汹涌之后会归于平静,那些美丽的哀伤也会随流水消逝。在湘西这片土地上延续的是,人们在辛勤劳作中,收获的幸福和平淡中的精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