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33期 总第6190期 2022年09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33期  下一期
残障学生随班就读之我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严文银 发布日期:2022-09-01 15:39:53

我国提倡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全面接受义务教育。残障儿童虽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也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不能因为残障儿童入学后难管理、学习困难就千方百计推诿、拒收,不让其入学。随班就读的残障儿童有个体差异,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残障学生逐步适应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应成立残障学生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可以亲自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导、教研部门和随班就读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为组员,形成一个完善的工作集体,将残障学生随班就读工作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教导、教研部门要有详细的部署,有专人负责残障学生随班就读工作,力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形成特色。 


学校在选任随班就读残障学生班级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时,应该优先考虑校内优秀教师,因为优秀教师大多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爱心,个人业务素质也比较强,能为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学校应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残障学生以个体辅导为主,提问以简单的问题为主,适当引申为辅。


教师对残障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要多加关注,及时进行评价,评价要以鼓励与表扬为主,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尽可能使每一个残障学生都能与普通学生一样共同发展。 


温馨的学习环境、和蔼可亲的教师、乐于助人的同学,对随班就读残障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可以将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学生安排为残障学生的同桌、玩伴,让他们成为好朋友,让残障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正常生活、学习。


残障学生的身心都或多或少有缺陷,学校要建立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为辅的心理辅导体系,结合残障学生在校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并鼓励全体学生一起关爱他们,让残障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体会到同学的真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班集体中。为了更好地促进残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也可以为残障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记录每一个进步、每一个改变,让残障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学校还要争取全社会对残障学生教育的理解和配合。首先做好残障学生家长的工作,很多残障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残障学生连自己独立生活都很困难,去学校接受教育纯粹是浪费钱财和人力,平时在家也不可能有人全天陪伴他们,只要他们能吃饱、穿暖就很好了,不需要去学校接受教育。对此,学校可以安排教师登门与家长交流,从残障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及义务教育法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其次还要争取当地政府部门和社区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支持,让全社会在资金、人力、设备等方面支持学校对残疾人的教育,在社会上形成统一的认识。


学校、教师、同学、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能使残障学生感受到温暖,激发其学习的上进心,从而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