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教学整体感知的重要性 让学生学好“真”英语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5期 总第4130期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5期  下一期
论高中语文教学整体感知的重要性
来源: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作者:王鸣峰 发布日期:2010-12-30 16:55:55

     高中现代文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意思,理清思路,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态度或观点”。这一要求,把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放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把语文课文整体性教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纵观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越来越重视对文章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摒弃了那种相互割裂的、琐碎的命题形式,重在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理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充分注意在课标的精神指导下这一命题思路的改变。
     为什么要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整体把握呢?
     首先,课文是以整体的面目客观存在的。无论是什么文体,从文章学的观点看,它们一般讲究谋篇布局,都有起、承、转、合,由此构成一个表象整体;从思想内容看,它们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把事物的来龙去脉叙说清楚,阐释明白,从而构成一个内蕴整体。通过语言文字表意功能的作用,表象和内蕴水乳交融,综合构成了文情并茂、文道统一的整体教学单位。如果没有整体感知课文,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就会以偏概全,不得要领。
      其次,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是阅读教学的基点,阅读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这个基点上。因为一方面,“整体感知是阅读理解的起点,也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的一种近乎直觉的认知体验”(钱梦龙语);另一方面,整体把握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阅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整体把握。阅读教学中,最后阶段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就是最终整体把握的具体体现。
     下面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目标的系统性
     从系统性角度来说,任何子系统的功能都融汇于母系统之中。我们语文教材所编选的篇目,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每一篇课文都只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教师应该统揽整个教材体系,把握本课在母系统中的地位与具体目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这就需要教师熟悉课程标准,统揽教材体系,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并有计划的逐步实现目标。
     二、强调朗读的重要性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说明读书对理解的重要作用,语文课本上所选的文章,都有很强的可读性,教师充分运用阅读,可加强学生的整体直观感知。可以采用富有魅力的范读,阅读与分析有机的结合等多种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可先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荷塘月色之景中,让学生体会景色的美。其中在“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中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
     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细细品位出这种美。然后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如何停顿,还要注意语调和语气上的把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意境美、语言美。
     三、理清文章的思路
     每一篇课文,作者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抓住了这条思路,学生就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认识。拿《我的四季》来说吧,题目写“我的四季”,课文开头写“生命如四季”,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明白作者是把自己的人生比作四个季节:春、夏、秋、冬。然后文章分四个季节分别写作者的四个人生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分清段落后引导学生根据每个生命季节的特点把握作者在每个人生阶段的人生态度,从而整体上把握课文主旨,做到高屋建瓴,这也为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文意打下了基础。
      强调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而整体意识、大局观念又是新世纪人才素质构成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突出语文的整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和 健全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