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刍议 献给“母亲节”的特殊礼物 浅谈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6期 总第4142期 2011年01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6期  下一期
献给“母亲节”的特殊礼物
来源:金坛市社头小学 作者:汤华 发布日期:2011-01-14 15:41:08

     学完了课文《爱如茉莉》,又恰逢母亲节,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内容就是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没想到任务刚一出口,话音未落,班上立即炸了锅,许多嘴巴里蹦出的是串串的抱怨,许多眼睛中射出的是满腹的委屈——“我的妈妈对我动不动就骂、就打,简直就是……”“我妈对我管得太紧,不准我这样,不准我那样,像是看小偷!”“我老妈呀,是一个麻将迷,打起牌来什么都不顾了,唉,就倒霉喽!”“你看课文里人家的妈妈(指《爱如茉莉》文中的妈妈),那才是真正的妈妈”……
     人声鼎沸中,我有些目瞪口呆,本想通过这次作文,让学生回忆妈妈对自己的爱,重温一下母爱的甜,不料却变成了诉苦大会。难不成现实生活的父母都变成了黄世仁、周扒皮?而文中那位充满温情、满是爱意的母亲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演绎?
     等学生们都沉静下来,我微笑着说:“看得出,一些同学对自己的妈妈可能有些意见,我想肯定有他们的原因,毕竟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样。”听我这样说,一些学生小胸脯挺得老高,他们觉得找到了知音。
     话锋一转,我说:“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学生惊喜交加、欢呼雀跃。“我说一个事物或人物的名称,大家说出和它们相关的词语,怎么样,敢挑战吗?”“没问题!”同学们自信满满。我说:“姑娘。”“美丽、动人、活泼、可爱、嫣然一笑……”我说:“老人。”“白发苍苍、步履蹒跚、风烛残年……”学生越发对答如流。“中年。”我又说。“……”学生顿时哑然,显然小家伙们的词库里,这个词是“盲区”。“饱经风霜。”终于一位学生回答道。
     我心中一喜,但表面仍旧不动声色,“什么是饱经风霜?”“就是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吃了很多的苦。”“对,哪些人身上可以用上这个词?”“司马迁、谈迁……”“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谁也曾经面临着很多困难,吃了很多的苦,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代价?”“我们的父母!”哎,有门,我乘热打铁:“说到我们已到中年的父母,我们能想到什么?”“我想到妈妈自己的身体不好,但她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那次,我发高烧,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家,又是半夜,她抱着我一口气跑了四、五里路,把我送到医院,自己的腿被路上的石头划开了一个大口子,血把裤管都染得通红。”孩子说到这儿,哽咽了,而其他孩子的眼中也现出了泪光。
     “是啊,或许我们的父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忘记,就是他们在我们身上付出的爱和希望。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这种爱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会视而不见。”
     接下来,我给学生们介绍了两篇作品——《吃鱼头》和朱自清的《背影》。虽然两篇文章在理解的深浅、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是,我从他们专注的神态、闪闪发光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已经走进了文中。
     此刻,教室里发出沙沙的声音,孩子们或奋笔疾书,或凝神静思,有的嘴角会浮现一丝笑意,我知道,从他们笔尖上流淌出的不仅是字符,更是对爱的重新认识。
     在学生中间,随手采撷一朵“小花”——“原来我厌烦妈妈的唠叨,觉得像个老太婆,可现在我明白了,那唠叨其实就是妈妈对我的爱。”
     放学了,学生们静静坐着,等着我布置家庭作业。“今天的家庭作业是,送给自己妈妈一件特别的母亲节礼物: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带回家,送给自己的妈妈,让她成为这篇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同时,请她发表意见和建议,写成批语。或许,你们还可以面对面的交流。”
     一位家长在她的批语中这样写道:“昨天晚上看到儿子的作文,我真的很震惊。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我对麻将的痴迷会对他产生那么多的伤害,从现在开始我要为儿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