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教后反思 牵一问而学全文———《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札记
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6期 总第4142期 2011年01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6期  下一期
牵一问而学全文———《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札记
来源:靖江市实验学校 作者:戎敏 发布日期:2011-01-14 17:01:05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这说明在课堂上,我们教师给学生的提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好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思维的提示。一篇文章的核心,可以窥全豹之一斑,也是兴波澜之尺水,它能统领整个课堂,让师生乐此不疲,让课堂四两拨千斤,让孩子习得阅读方法,获得感悟能力。
      以苏教版第七册课本《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为例,本文主要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这篇文章颂扬了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
     在备课时,通过反复阅读文本、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我发现这篇文章是围绕普罗米修斯这个神来写的,主要写了他决心盗火的原因、盗火以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受到主神宙斯的惩罚这三方面的内容。我灵机一动:何不改变以往按课文的自然顺序阅读文本的直线运动教学方法,采取直奔中心的“一点突破法”?这篇文章完全可以采取抓住一个主要问题,牵住文章的主线,贯穿学习过程,巧妙地将课文重点突破的方法,正所谓“牵一问而学全文”!
     于是,课堂上,在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我紧扣“盗”字,以此为情感的切入口,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探究。
     “亲爱的同学们,盗在这里是盗取、偷取的意思。那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他们产生了急切地阅读文本的期望,使得读课文真正内化为自身的需要,这为下文的研读体会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生经过思考,很快举起一大片小手。
     “我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且极富同情心的神。他明知道盗取天火的严重后果,可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仍然是义无反顾,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这可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意志坚强的神。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烈日的炙烤、暴雨的抽打、恶鹰的啄食,身躯已经血肉模糊,就这样一天、一年、十几年……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
     通过引导、感悟,学生似乎看到普罗米修斯被缚在高加索山上,鹫鹰啄食着他的肝脏,他忍受着难以承受的痛苦。学生心中充满对他的无限同情和对主神宙斯的仇恨。此时此刻,学生的情绪特别高涨,内心也一步步靠近普罗米修斯,感受他的那份勇敢、那份博爱、那份顽强。普罗米修斯英雄高大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下课铃打响了,但同学们都觉得意犹未尽。
      “牵一问而学全文!”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巧于妙法!要上好一堂课,教师不但要认真钻研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而且要根据课文特点设计有创意的教法,这样的课才是一堂真正优质的语文课。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