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初探 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综合性课堂教学方略 英语教师的羡慕 海门市货隆中学小学绘画作品
学科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7期 总第4177期 2011年03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7期  下一期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初探
来源:涟水县大东中心小学 作者:桂玉奎 发布日期:2011-03-10 08:59:57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进而获得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意义。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一、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
     立足课堂,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提升数学的研究成分,应当把握以下两个环节。其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其二,暴露思维过程,让学生体验研究的快乐。
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时,我先组织学生复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然后出示新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
     经过讨论,第一批学生代表说:“可以概括为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又设问:“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吗?”经过讨论,第二批学生代表说:“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甲、乙两个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可以把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计算,即(■×30)÷(■×30)”。这种方法也得到了我的充分肯定,学生们的积极性更高了。第三批学生代表回答:“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被除数的倒数,即(■×■)÷(■×■)得到1÷■,根据1除以任何数等于它的倒数,得数是■。”我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第四批学生代表抢着回答:“刚才那种方法是可以的,但不如我的算法好,我是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除数的倒数,这样除数就为1。”这个方法一出现,教室里鸦雀无声。沉默了一会儿,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打破了寂静。
     二、体验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
     体验学习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尝试,最终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它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的积累和更新。围绕体验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如很多人爱吃鱼头,是单买鱼头合算,还是买整条鱼更合算呢?我让学生通过在市场搜集到的数据,列表计算,最后得出结论:在买鱼时,若整条鱼的单价与鱼头的单价相差很大,那么买整条鱼较为合算(鱼身相对就很便宜),并且差价越大越合算;若整条鱼的单价与鱼头的单价相差不多,则买鱼头较为合算。通过这项小课题的研究,学生不仅进行了平均数问题的计算,还熟练了统计图表的制作,更学到了数学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三、倡导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
     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的面积是多少?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操作学具,求出长方形纸板面积。学生得出三种方法:一个一个地摆,摆满纸板,量出面积正好是15平方厘米;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地摆,再用乘法求积;沿着长边摆5个,沿着宽边摆3个,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面积。沿着长边和宽边分别摆一排,就能测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为总结公式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四、突破传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的探索活动组织教学,激发学生成为探索者。如教学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我以1■- 0.63作为最后一道口算题,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有的学生把1化作小数计算,有的学生把0.63化成分数计算。我问:“哪种算法简便?”双方都认为自己的算法简便。我不做评判,只鼓励双方举出同类题进行验证。
     可以看出在教学中,不能死抠教材,而要因势利导,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本来比较单调的教学内容,学生却可以学得兴趣盎然,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