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创造能力 多管齐下提高作文评价效率 实施新课标后体育课的几点思考
课改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7期 总第4177期 2011年03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7期  下一期
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创造能力
来源:常州市北环路小学 作者:吴志英 发布日期:2011-03-10 09:09:19

     在知识经济时代,强烈的创新意识、旺盛的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构成人的基本素质和形成人的力量的根本要素。《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新世纪的一名数学教师,应探索出一条以自主学习为着眼点,以合作研讨为手段,以实践应用为途径,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目标的全新思路。
     一、以自主学习为着眼点,激发创造内驱力
     (一)创设促思情景,诱发创造兴趣
     在“多位数比较”的学习中,教师出示0~9十个数字,学生可以从这十个数字中任选几个数字组成两个多位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由于教师创设的这一问题情境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点,同时又赋予其开放性的特点,顺应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心理需要,因此学生讨论气氛热烈,参与热情高涨,就连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学生也在手、脑、口协同合作的氛围中跃跃欲试。
     (二)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创造意识
     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学生站起来打断我的话:“吴老师,刚才这道题我还有一种想法。”也有学生说:“吴老师,某同学总结得不够简练,这样说更好……”在我的课堂中,允许有错误,鼓励大家平等讨论,互相指出不足,共同进步。在如此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乐于创新,也积极创新。
     (三)提供成功机会,激发创造动机
     例如:学生在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教师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创作剪纸作品的过程中,去欣赏“美”,感受“美”。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创造出一幅幅精美作品,并纷纷争抢着展示自己的作品。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发动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这种自我创作——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尽情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
     二、以合作研讨为手段,发展创造思维力
     如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教学中,如何理解“一块饼的3/4即三块饼的1/4”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为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难点,教师首先出示准备题“把一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学生顺利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由于单位“1”发生了变化,使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了障碍,已有合作学习的需求。这时,教师顺应学生的需要,安排四人一组进行操作讨论,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学习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同时配以动态的电脑演示和精辟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由于三块饼的1/4与一块饼的3/4都是3/4块,所以三块饼的1/4也就是一块饼的3/4”的道理。
      三、以实践应用为途径,坚定创造意志力
      例如在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后,学生已能初步运用乘法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但在练习中遇到这样一题:87×■,学生无法找到直接适用的运算定律,同时又发现该题直接运算也较为繁琐,纷纷陷入沉思。突然甲生站起来激动地报出自己的答案:87×■=(87-1)×■=86×■=85。这时已有很多双手举着,马上要反驳了。我笑着摆了摆手,让这位同学继续阐述完他的想法,并微笑着肯定了他这一锐意创新的精神,而后让持有异议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乙生说:“因为87-1=86,与原数比较,已改变了它的大小。”这时,甲生的思路豁朗开朗,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即站起来,纠正了自己的解法。这时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这次经历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思维,真可谓一举两得。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有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很好的开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