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引起的思考 小学课堂教学中生命关爱的思考 中学数学作业批改中的缺陷与有效性思考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7期 总第4177期 2011年03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7期  下一期
观课引起的思考
来源:洪泽县岔河中学孙建国 作者:袁开文 发布日期:2011-03-10 09:23:46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上课也是如此,观别人的课,等于别人把教材的大门打开了,我们跟随他进了门。课堂上,主要关注执教者如何理解教材、如何设计教法、如何引领学生……他发现的属于我,他没有发现的,我也很容易发现——因为我是个跳出“庐山”的人。
     一、传统的家常课和公开课
     传统的家常课和公开课,给我们留下了以下几种印象。
     第一种是只有教师讲解,学生只能做听众,我们称之为“满堂灌”。
     第二种是教师不断地问,学生不停地答,40分钟的课,提问不下40个,例如“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有教师便一问接一问:曲阜到洛阳有多远呀?什么是“风餐露宿”?什么是“日夜兼程”?“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完整的一段话被分析得支离破碎。我们称这样的课堂为“满堂问”。
     第三种是让学生反复地读,不管句子叙述的内容浅显还是委婉,不管句子中是否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总是逼着学生一而再地读,读后提问“读懂了什么”?教师只字不提自己读懂了什么。我们称之为“满堂读”。
     第四种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感悟再感悟,也不考虑这样做能悟出些什么。我们称之为“满堂悟”。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状况呢?
     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一是缺少有内涵的问题;二是缺少学生自主阅读思维的时间;三是缺少教师有针性的指导与点化;四是缺少教师富有真知灼见的启发与提升。
     再往深处去思究,其根源应该在备课上。
     现在有三种情况:一是抄教案,不动脑筋全篇照抄;二是改教案,在老的教案上形式性地改改弄弄;三是干脆从网上下载。一个教师没有认真学习教材,更谈不上研究教材,甚至抄了些什么都不知道,上课拿着教科书“轻装上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如何上好一堂课
     1.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一篇课文或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问题。目标落实了,教学方向就明确了,否则埋头拉车,有可能就是南辕北辙。定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年段的特点,不可越位,也不可缺位;其次要陈述规范,它包括目标指向的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目标陈述中的行为动词,尽可能清晰、可把握,便于后续评价;必要时附加一些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目标指向全体学生,是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
     2.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以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来说,学习内容不仅指文章内容,也指表达方式,包括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写这些和为什么这样写。但课堂是个常量,想在有限的时间把文本中所有的信息都传递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是低效的。因此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思考的,必须获得的,教师要仔细斟酌。
     3.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
     落实有效教学,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佐藤正夫把教学方法归结为三种类型:一是提示型(示范、呈示、展示、口述);二是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对话、课堂讨论);三是自主型(由学生本人独立地或由教师提出课程,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教学方法无所谓孰优孰劣,只有适合教学情境,顺应学生当下的学习需求才是好的。
     三、上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1.课件的使用要恰当、适时
     好的课件在恰当时机出示,绝对会给教学增光添彩。但因为“看”只能得其意,“读”才能“意文兼得”,所以课件只是辅助手段,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引领学生读进文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直接与文本对话。
     2.认真对待板书设计
     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可以反映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可以为教师小结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服务。
     3.重视课内练习和课后作业
     在课内完成写字、背诵等任务被许多专家所肯定,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大趋势。课外作业设计要更注意基础性、实践性、趣味性。
     4.合理整合教材和开发教学资源
     有人提出“两个二分之一”理论,即我们现行教材内容只是实际教学内容的二分之一,教师必须根据本班的实际补充另外的二分之一内容,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