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诗、情、画、意”数学文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 科学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理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9期 总第4201期 2011年03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9期  下一期
数学课堂中的“诗、情、画、意”数学文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作者:殷伟康 发布日期:2011-04-07 10:23:06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必须走向课堂”已成共识,那么如何构建数学文化课堂呢?笔者在数学文化教学的实践中,尝试用诗歌语言组织数学教学,让数学课堂富有诗意、充满美感,使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在数学知识的建构中感悟数学文化,逐渐领悟数学文化的精髓。
     一、在概念教学中借用名句引入新课,感受数学文化
     在新课之初,教师可以借用名句引入新课,以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让诗句走进数学课堂,融入数学教育之中,发挥其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如借用《庄子·天下篇》中的名句“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引入等比数列概念。又如借用寇准的诗句“水底日为天上日,眼中人是面前人”引入映射概念。新课引入诗句,赋予了数学人文色彩,可以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自然地进入教学情景,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神秘感、恐惧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二、在数学教学中引入诗句,体味数学文化
     用诗歌的语言,对所学数学内容进行描绘,能更深层地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他们更好地感知教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用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引入,让学生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领略大诗人的数学才华。在教学《极限》时,可以引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生动地展示孤帆运动的极限过程,让学生体会一个变量趋向于“0”的动态意境,对极限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较为“直观”的认识。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教材内容,营造数学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富有诗意的数学课堂中体味数学文化的魅力。
     三、在总结数学规律中巧用数学诗,感悟数学文化
     数学诗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一首小诗简明扼要地使数学知识的脉络一目了然,通俗易懂,易记易用。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后,可以用数学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识函数真面目,各种性质要精通”来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勾勒出美妙的图像,而且教会学生从哪些角度去看图像,并且找出图像具备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对称性、奇偶性、单调性。在学习《充分必要条件》时,诱导学生从集合的角度去理解,可归纳为:“小充分来大必要,大小相等是充要;互不包含也不交,非充分又非必要。”在归纳《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时,引用华罗庚的诗句“数形本是相倚依,怎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让学生体验数形之间那种美妙的契合关系。采用数学诗形式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感悟数学文化。
     四、在课堂小结中运用数学诗,融入数学文化
     在课堂小结时,我们也可以融入数学文化,利用数学诗来进行归纳总结,使小结内容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对知识的思想内涵的理解,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浪漫,和谐愉悦。从文化的视角,精心设计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小结,既能深入浅出地对向量概念进行简明扼要的剖析,方便学生梳理和记忆,同时又不乏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情操。
     运用诗歌语言进行数学教学,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生动地再现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数学语言丰富并富有感情色彩。这样不仅能扣住学生心弦,给学生以感染力,而且能使学生耳目一新,突破数学课堂的单调。从而营造富有文化气息、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重新品味诗歌,在诗画的氛围中去享受数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