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快乐体育中的“四个关注” 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课改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9期 总第4201期 2011年03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9期  下一期
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
来源:仪征市大巷中心小学 作者:徐凤斌 吴诗岚 发布日期:2011-04-07 10:39:4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结合苏教版小语教材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兴趣,引导主动参与
     兴趣越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我经常采用制造冲突、设置悬念、巧妙设问、合理猜想等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培养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或安排“小老师”活动,改变“一言堂”的做法。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在兴趣培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氛围,诱导主动参与
     教师应采用换位思考方式,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只有尊重、热爱、信赖每一位学生,才能拨动学生心弦,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营造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课堂气氛。通过多媒体画面和音乐的渲染,结合教师亲切的语言,可创设出一种民主、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从旁观者变为积极参与者,让学生在这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不仅学懂了课文,受到了审美教育,而且培养了创造思维。
     三、鼓励质疑,指导主动参与
     (一)敢问,主动参与的土壤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让学生“敢问”,即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作为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大胆地问,毫不顾忌地问。对于肯动脑筋、积极提问的学生,哪怕他们提的问题只有一点点的价值,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开始,虽然有的问题与课文中心无关,没有多大思考价值,但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激发和培养,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做好了铺垫。教师通过不断地鼓励和引导,注意培养典型,从而让学生敢问,打破课堂中只有一种声音、一个答案的局面。
     (二)善问,主动参与的钥匙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其可贵之处在于探理求源,继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自主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质疑问难的方法,即善问。在这一方面,我经常从课题、词语、句子、课文内容、标点符号、课文插图、课后习题等方面进行质疑,让学生“有疑可问”。抓住课题让学生质疑的做法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如此就有了打开“主动参与”这扇大门的金钥匙。
     (三)会问,主动参与的关键
     会问,即指点质疑技巧,让学生“有疑会问”,引导学生懂得怎样提问才是好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
     1.发现法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了解文章在选择题材、内容安排、结构表达上的疑难问题。在初读感知课文阶段,启发学生发现课文“写什么”方面的疑难,深入理解阶段,启发学生发现是“什么意思”的疑难;消化吸收阶段,启发学生去发现“怎样写”的疑难。
     2.提问法   从提问题的时机看,预习时找难点,揭题时想要点,读文时扣重点,学文后思疑点。从提问题的方式看,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三个方面进行发问。
     3.争辩法   开展争辩训练,发展学生独立评价的能力。如老师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再把不同的说法归纳为几种,然后引导大家评价。
     (四)乐问,主动参与的保证
     学生从敢问、善问、会问到乐问,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的心理逐渐形成,就改变了以往“要我问”为“我要问”。学生养成了质疑问难的习惯后,主动参与学习就成了学生真正的心理需要。
     只要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使教学真正做到“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