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快乐体育中的“四个关注” 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课改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9期 总第4201期 2011年03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9期  下一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来源:射阳县卢公祠小学 作者:王芳 发布日期:2011-04-07 10:42:17

     当我们正在享受着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生活上的便利时,地球正面临着人口、能源、环境三大问题。目前环境状况日益恶化:森林覆盖面积锐减、土地沙漠化、大量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特大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海洋成了“垃圾箱”、酸雨的屡屡光临……这些已给人类带来了可怕的灾难,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担当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呢?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颇有几点体会。
     一、挖掘教材,进行环保教育
     在小学语文中,有许多课文都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优秀教材。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进行充分地挖掘,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例如我在教《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的时候,就重点抓住了文中的“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这句话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给学生介绍了海洋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后,我还有意识地重点介绍了目前海洋的状况:大量的污水排放、重金属含量超标、过量的捕捞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又加强了环保意识的教育。还有,我在教学《游天然动物园》一文时,在启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对学生重点进行了“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教育。而对课文《明天的太阳城》的教学,则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虽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获得了较大的生存自由,但是环境却正遭受着无情的破坏,从而更加激发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课后的反馈来看,其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二、课堂延伸,实践环保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外,我们还将课堂延伸出去,不断地进行环保教育。语文课上安排了许多实践内容,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每到庄稼收割时节,焚烧秸秆的现象比较严重。浓烟不但影响了道路的交通,埋下了安全事故隐患,而且还时常笼罩在校园上空,呛得师生们直流眼泪,使学校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另外,离我们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一家缫丝厂,遇到风大的日子,经常会有一股浓重的怪味飘到校园里,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对此,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将其调查结果整理成调查报告。通过这些“活生生”的素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合作能力,同时又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了环境的破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且已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使他们懂得了环境保护必须从我做起,更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利用优势,宣传环境保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让学生知道环保的意义,并努力使环境保护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而且还充分利用语文上的优势——作文,让学生通过写作去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环境保护小论文竞赛活动,寓环境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之中。这些举措既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巩固并升华,培养了写作能力,激发了其学习语文的热情,又使得环保意识牢牢地植根于他们心中。同时,对身边的其他人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了参与意识,真可谓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我们全人类的共同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只要我们勤于动脑,善于挖掘教材,就一定能将环境教育不露痕迹地寓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为我国环保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