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追求课外“悦读”新境界 精心设计导入奏响高效课堂
教育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9期 总第4201期 2011年03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9期  下一期
精心设计导入奏响高效课堂
来源: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 作者:季斌 发布日期:2011-04-07 11:01:3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不重视导入环节而采取同一模式的单调导入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模式化的回答,从而弱化学生的思考能力,淡化学生学习情趣,降低学习效率。其实新课导入不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孤立环节,而是学生进入新知识的桥梁。下面就几种不同类型的导入方法进行探索。
     一、复习中导入,重在数学知识的迁移
     复习导入的方法,是利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从而为新的教学奠定基础。学生对与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熟悉程度,必然影响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就是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组织教学,完成知识间的迁移。
     案例1:《比的基本性质》
     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学习的,是一种基于旧知识的知识建构。因此,我安排了以下两道复习题:
(1)80÷10=800÷(   )=(   )÷5
(2)■=■=■

     学生填完后,教师随之提问:既然比与分数和除数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大家猜测一下,在比中会不会也存在这样的一种规律?如果有,应该是怎样的规律?这时,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猜测出比的基本性质,教师再组织学生验证、概括、运用规律,很快就完成了新旧知识间的迁移。
     二、情境中导入,重在数学模型的构建
     情境导入符合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使数学知识更贴近社会生活和儿童的实际,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学教学现状,且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案例2:《找规律》
     师:老师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打节奏,比一比谁打得好。
师先打一个杂乱无章的节奏,让男生模仿。(男生稀稀拉拉,比较乱。)
师再打一个有规律的节奏,让女生模仿。(女生整齐划一。)
教师宣布比赛结果,女生胜利。
男生不服,立即指出女生的节奏是有规律的,容易记忆。
     师:是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规律的东西就容易记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到其中的规律,研究它,并且掌握它。(板书课题《找规律》)
必须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最终要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三、揭题中导入,重在学习目标的明晰
     在一些知识独立性强或较多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精炼、简短、明确的语言直接揭示课题,提出课程学习目标,依据要达成的目标进行教学。
     案例3:《认识百分数》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百分数?
     生2:我想知道百分数是怎么读和怎么写的?
     生3:我想知道百分数和以前学习的整数、分数、小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同学们提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3)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这样的导入过程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以学习目标统领全课,并让课的导入和结尾遥相呼应,有助于激发其学习欲望。而且围绕目标展开学习,指向性更明确,针对性更强,有效性更大。
     四、交流中导入,重在数学思维的生发
     教师提前设计预习提纲并布置预习作业,在第二天新课起始阶段,点评预习作业。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新课的重难点来引入新知识的教学。
     案例4:《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谁能指着三角形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指着三角形说内角,并指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
     生1:我们可以先画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再证明他们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2:我可以量一量三角形的内角,看看他们加起来是不是180度。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预习效果是关键。教师须精心设计预习提纲,同时教会学生科学有效的自学方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