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文”该出手时才出手 巧用课程资源激活创新潜能 善用“飞白”在课堂
课程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0期 总第4212期 2011年04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0期  下一期
“下水文”该出手时才出手
来源:无锡市许舍小学 作者:周旭芳 发布日期:2011-04-20 17:08:10

     崔峦老师说过:我们看看身边的其它学科,数学老师要教学生某个定律、法则,必先自己解题;音乐老师教唱某首歌,必先示范唱上几遍,再一句一句领唱;体育老师教前滚翻,必先边讲解边示范,在垫子上滚上几个来回……惟独语文老师教作文,“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不正常的。
     这番话提醒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先要下水试深浅、探冷热,进行“下水文”创作。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切实落实,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认清“下水文”的作用。很多人以为“下水文”必须是优秀的、完整的、能给孩子起示范作用的文章,并且每次作文训练前都要有“下水文”。这样的定位往往使教师“谈‘文’色变”,担心自己写不好或没得写,以致很多教师都不敢写。
     笔者认为,并非每次习作指导都要“下水文”先行,也并非所有“下水文”都要“优秀”“完整”。“下水文”的呈现时机、形式和内容优劣,都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该出手时才出手。
     一、初遇时,“佳作”授法
     笔者不提倡次次作文前都出示“下水文”,教师过早把思路、选材、结构展示给学生,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出现“依葫芦画瓢”或千篇一律的弊端。但对于学生以前没写过或者接触较少的作文,诸如新闻、书信等应用文,教师宜在学生写作前出示“下水文”,指导写作方法,让学生能加以模仿、借鉴,帮其克服畏惧心理,使其易于动手。
     比如指导学生学写游记类作文时,由于学生以前未接触过此类作文,所以存在明显的畏难情绪。春游前,我特别精心撰写了一篇“下水文”,充分体现了习作的要求——根据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有详有略加以描写。我依托这篇“下水文”,与学生分享春游心得与写作心得,潜移默化地传授其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方法,让学生从中学到观察景物、写游记类作文的方法。春游时,我又趁热打铁,实地指导学生观察、口述。学生较以往更会欣赏身边的景物了,作文练习自然也相当成功。
     二、习作中,“零碎”排难
     为避免学生产生惰性,简单模仿,照抄照搬,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呈现的应是突破重点难点的“零碎下水文”。可以是一个开头、一个结尾,也可以是一两节精彩片断;可以是根据习作要求预设的,也可以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临时生成;可以书面呈现,也可以口头呈现。“零碎下水文”对学生的习作指导更具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
     如小学阶段,作文主要以写人记事和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为主。许多学生往往套用固定的格式开头,写人常常是“我认识的人有很多,但最使我难忘的人是……”,写事大都是“在我的童年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但只有一件事使我最难忘……”。针对这种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开头,我在教学时常呈现多种针对开头的“下水文”片断,介绍不同的开头形式:描写式开头——写人时,一入手就描写这个人的形象或背影及其它有特点的地方;写事时,先描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场景。引用式开头——引用别人的语言、观点或故事、诗词、歌谣等来开头。
     三、讲评时,“靶子”纠谬
     “下水文”不一定是优秀的,有时也可以故意撰写一些劣质的、问题百出的“下水文”,以充当学生评析的“靶子”,让学生在评改他人作文的过程中,考察、提高自身作文水平。
     我经常根据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故意有针对性地写一些“劣作”,把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诸如“顺序颠倒、语言贫乏、主次不分、用词不当”等问题全部集中到“下水文”中。在讲评习作时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评点,教师在一旁不时“煽风点火”,借机评议。在学生出谋划策的同时,我及时修改,完成“下水文”二稿,此次呈现的就是一篇符合习作要求、凝聚师生心血的“佳作”。从“劣作”到“佳作”的修改过程,是学生思考习作方法的过程,更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过程,还是树立挑战权威的勇气的过程。
     “下水文”以适合的形式,用在该用的地方,不仅能减少教师的负担,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习作,让作文教学焕发光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