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文”该出手时才出手 巧用课程资源激活创新潜能 善用“飞白”在课堂
课程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0期 总第4212期 2011年04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0期  下一期
善用“飞白”在课堂
来源:建湖县上冈小学 作者:陈长柏 发布日期:2011-04-20 17:13:42

     “飞白”源于书法,书时动作轻疾,笔画中露出丝丝白地。将“飞白”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意思是教者有意留下空白,避免那些毫无意义的分析和没有必要的合作讨论,把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对非重点、易理解的内容,既不“层层剥笋”,也不“细嚼慢咽”。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白杨》一课的教学中,那“飞白”的艺术能给我们诸多的启迪。
     师: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白杨长得怎么样呢?(点名读2、3节课文。)
     师:谁先来说说自己的收获。
     生1:白杨长得很高大。
     生2:白杨长得高大挺秀。
     (师点拨理解“高大挺秀”。)
     师:看着这白杨树,你从爸爸的神情读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孩子们的议论的?分角色读4~12节。老师读爸爸的话及叙述的句子,男生读哥哥说的话,女生读妹妹说的话,注意语气。
     师:哥哥和妹妹对白杨树有什么认识?
     生:哥哥说白杨是树,妹妹说白杨是伞。
     师:通过哥哥和妹妹的争论,可以看出这兄妹俩对白杨还没多少了解。
     师:当哥哥追问“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时”,爸爸的神情有什么变化呢?他又说了些什么呢?
……
     12节课文,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学生读中感悟,老师适当点拨,轻轻松松。如果老师过多地设计问题,枝枝蔓蔓,根根绊绊,那耗时必定较多,而无益的“细细咀嚼”只能使学生乏味,思维松弛,激不起兴趣。
     “飞白”倡导自主,强调感悟,追求有效,正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但这一艺术在运用时需注意以下两点:
     一、“飞白”要适时适度
     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确定重点与非重点部分。至于非重点部分,可能是三两句话,也可能是几个小节;可能是一些细节的描写,也可能是人物对话的描写。用上“飞白”可让课堂的时间更充裕,利于突破重点,把握要点。
     例如《白杨》一文,它的重点部分是父亲表白心声的几个小节,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因此,孙双金老师对教材作了处理,把文章前半部分白杨的外表特点和人物的对话进行了“飞白”,课堂开头势如破竹,简洁明快,直奔重点。
     二、“飞白”忌空洞飘浮
     飞白教学,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即使教学内容次要的章节,也要想一想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切不可满足于一知半解。飞白教学,对教材疏通的步幅较大,有时对词句方面的训练可能不够到位,这就需要通过充分地朗读来充实弥补,使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和情感在阅读中清晰起来。
     “飞白”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想象的空间,可使授课张弛有度,快慢得宜,节奏明快。因此,“飞白”艺术不失为一种优化课堂结构、打造有效课堂的好方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