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 追求教育的缤纷精彩 让学生成为文本的主角
课改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0期 总第4212期 2011年04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0期  下一期
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
来源:徐州市春晖中学 作者:魏清 发布日期:2011-04-20 17:22:27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运动实践为主要特征的。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同时伴随着丰富的思维认识活动。丰富的思维认识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内在特征,是培养学生情感、个性、品质、能力的基础,也是体育学科具有多维性教育价值的基本依据。在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个性、品质、能力不能像传播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通过情景的创设、组织的变化、活动的参与,给学生构建充分的思维认识活动空间,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内化,使体育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的情感、个性、品质、能力的载体。
     第一,强调学生的自主思维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指学生参与身体活动时伴随的认识活动,是对身体活动实践本身(技术、战术)和外延(意识形态)产生的理解和感悟。体育作为一门具有立体、多维教育价值的学科,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活动,教为引导,思练结合。
     例如在教学《篮球——换手变向运球》时,我先做几个不同的攻防示范,让学生主动探讨、感悟,通过身体实践发现技术的关键:“快”“挤”。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意识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有的学生还做出了不换手的变向运球。又如体育课堂上的游戏组织要淡化规则和形式,以便学生获得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的展示,也有利于学生交际与组织能力的提高。
     优秀的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思维,注重语言行为的感染和启发,巧妙地安排和提供思维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真正体现了以教材为载体,以育人为目的的教育新思想。
     第二,注重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艺术性引导
     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其盲目性和多维性,具有广度和深度上的差异。要使思维活动来源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艺术性引导。1.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动机。体育心理学教授马启伟指出:动机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活动导向一定目标,满足个体要求。2.调控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一旦展开,就可能产生极其丰富的情感,进而激发一些多样的活动行为。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课前有预知,活动前有铺垫,活动中有个别提示和集体点拨,使学生情感发展有一个笼统的方向,有一个大致的时间和充足的空间。3.把握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思维活动的高潮是情感体验的顶点,教师恰当的语言和行为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演变为感悟和行动,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机。4.展示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会产生有创造意义的成果,我们应及时表扬和肯定,才能大大地激发学生投入思维活动的热情。
     第三,科学处理学生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也是宝贵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充分、科学地利用时间,将“教”“思”“练”最有机地揉和,争取单位时间内的效果最大化。要做到学生思维活动自然高效地融合于课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结合:1.结合学生实际。教师要接受学生间的差异,又要尽可能求同存异,对学生的思维活动科学调度、充分挖掘。2.结合教材特点。教材有共性也有个性,每一教材都有其贴近学生心理活动的切入点。3.结合组织教法。组织教法是诱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同一教材不同教法,会诱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活动,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4.结合偶发事件。体育课堂学生的活动空间大、形式多,容易出现一些偶发事件,体育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一契机,灵活机动地处理,把问题导向正确的方向,把学生的思想引入正确的轨道,通过准确到位的点评、总结,把偶发事件处理成有教育价值的事件。不同的思维活动对应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个较好的预知,对时间和空间的调度有一个预想的范围,课堂上灵活运用,做到既充分又不过分,既有方向又不定向。
     体育是独具特色的科目,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借助教材这一载体,在“教”“思”“练”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大胆地去选择、去发现、去感悟,充分挖掘它的立体的、多维的教育价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