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让低年级数学课堂盈润起来 音乐课堂教学学科性问题与思考 巧用假设让语文课更有趣
创新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0期 总第4212期 2011年04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0期  下一期
音乐课堂教学学科性问题与思考
来源:溧阳市实验小学 作者:朱凌怡 发布日期:2011-04-21 08:47:20

     新课改,让音乐教学更精彩。然而,欣喜之余我们发现,当前的音乐课堂的学科性普遍减弱,甚至缺少音乐味。就此现象,笔者结合音乐课堂教学现状,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学科性。
     一、民主不是弱化学科性的理由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改中,许多老师都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但与此同时,却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在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境: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老师调动,气氛异常热烈,学生争着发言,几乎吵作一团。这时,老师如果加以限制,就会被扣上“教学不民主,违背新课标”的帽子。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课堂“越乱越好”,还美其名曰:“这就是民主、开放”,真是这样吗?
     成尚荣老师曾说:“无论怎样改革,课堂教学的一些要求和规则不能变。如专心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发言、聚精会神参加讨论。该动则动,该静则静等等。”教师虽然把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解放”,潜能得到发挥,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活而不乱”的教学策略,处理好“宽”与“严”的关系,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做到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把握住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权的“度”。
     二、没有学科性就没有综合性
     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太强调学科本位,这需要改革——要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之间要加强整合,强调教学综合效益。于是我们又见到这样的情景:在小学五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七子之歌》上,教师先检查了学生是否在课前收集了有关澳门的资料,然后师生一起介绍讨论澳门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澳门的历史以及澳门的回归等等,接着老师请学生分组画一画澳门的紫荆花,最后在课结束前欣赏了一下歌曲。这样的上课方法,是对音乐课学科综合的正解还是曲解?是不是为了体现音乐的综合性而把音乐本质给丢了呢?
     以往的音乐教育过分强调音乐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过分强调音乐技能的“专业性”。新课标中“学科综合”的提出既是音乐学习领域拓展的体现,也是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多学科渗透的音乐课程必须实现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性,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经验、绚丽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在音乐课中加入其他学科的内容或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都应该把握一个适可而止的“度”。
     三、基础性是学科性的灵魂
     音乐课标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强调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一些教师就认为:音乐知识、识谱都可以不要了,一谈“双基”就等于违背了新课标新理念,就落伍了,其实不然。新课程强调音乐审美体验,淡化“双基”教学绝不是不要“双基”,而是应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是为了更好地享受音乐艺术的美感,而不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而学习知识技能。例如在欣赏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听辨音乐主题,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乐曲中的音乐内涵,进而得到我们需要的音乐审美享受,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乐曲听辨能力。因而,掌握知识技能是为了掌握一种学习音乐艺术的工具,架起一座通向音乐艺术的桥梁。在课程改革的新体制下,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绝不是不重要,也不是要简单地将其“淡化”,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学。那些专业性过强、对学生能力培养无益的音乐理论知识就没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习,而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益的基础知识技能,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习。要给学生提供富于美感的音乐艺术作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理解、探索、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并由此让学生获得再发展、再提高的条件,从而更深刻地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
     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扬弃的过程,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我们必须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共同努力,走好教改之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