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质疑契机提高质疑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让文科学生爱上数学 农村初中高效课堂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1期 总第4223期 2011年04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1期  下一期
农村初中高效课堂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高邮市龙虬镇初中分校 作者:秦仕勇 发布日期:2011-05-05 16:47:04

     2009年6月,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拉开了全省“五严”的规范办学行为的序幕。然而规范办学行为,并不意味着降低办学质量,而是对学校,特别是学校的领导者——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严格执行“五严”背景下,我们力求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在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
     教师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厚实文化底蕴,更新教育观念,永葆教学的生命活力。为此,学校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类报刊,鼓励教师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规定每周一下午为集中业务学习时间,定期举办读书沙龙,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培训学习,坚定了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辐射作用,学校牵线搭桥为每位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联系一名青年教师为帮带对象,提升其业务水平。师傅指导青年教师如何钻研教材,过好“备课关”;师傅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说课,过好“说课关”;师傅听青年教师上课,指出其不足之处,过好“上课关”;青年教师听师傅上示范课,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过好“听课关”;课后师傅要指导青年教师评课,过好“评课关”。通过“五关”的训练,青年教师能更快地上路入门,更快地提高专业素养。
     二、健全管理机制,规范教学行为
     学校在深入研究学校总体管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形成规范性管理,进而成为师生自然的行为,并逐渐地将制度文化生成潜在的校园文化。学校制度促使教师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督促他们真正踏上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快车道。学校对于教学工作的精致化常规管理,说到底是为每一个教师成长服务,它要求服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能成为精品,这样为打造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三、主抓课堂改革,实现高效教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纳入了学校高效发展常态化,为提高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下列类型的公开课:
     (一)专职教师过关课。要求每位教师提供一节精品公开课,同学科的老师必须听,每周四下午教研活动时间集体评课,分管领导参与听评课。这样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二)骨干教师示范课。每位骨干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同学科老师必须参加听课。此项活动让所有老师清晰地知晓基于导学案下优质高效课堂的模式,掌握了一些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的策略和技巧,提高了老师们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样对全体教师有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三)青年教学大比武。按照上级的要求,学校每年都启动“青蓝工程”结对仪式,专门成立了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自己的师傅,并在师傅的指导下上好比拼课,允许青年教师自由发挥,大胆创新。
     四、发挥团队优势,突出科研实效
     如何使教研组团队的成员实现每一个人的价值,集中大家的智慧,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经过多次实践,我们拟定了集体备课的行动方案分五步走:1.个人准备。教师个人在学习、研究、使用新课标和新教材时,初步编写教案和导学案,准备在集体备课上的发言内容。2.集体研讨。在备课组内,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通过集体分析、比较、研讨确定最佳方案。3.修正教案。通过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首先完善自己的教案,让探究活动线索和知识更加清晰,活动内容更加充实。4.实践论证。教师按统一导学案再加入个人复备的内容进行班级高效上课。5.课后交流与反思。
     盘点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力争做到用心经营。将立足点放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上,将支撑点放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将发力点放在教育教学研究上。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管理,那是一种既“无为”又“有为”的智慧境界。创造达到这种高境界的管理机制,实现学校管理模式上的超越和升华,我们任重而道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