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在“动笔”中精彩 积极探索自主学习 用“激励”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1期 总第4223期 2011年04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1期  下一期
积极探索自主学习
来源: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作者:刘叶蓉 发布日期:2011-05-05 16:50:59

     一、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儿童的个性与天性遭到了极大的压抑。因此,只有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探索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内需。
     例如课堂上的插嘴现象,有些教师觉得扰乱了纪律而加以斥责,殊不知这恰恰浇灭了儿童思维的火花。教师若顺之应之,让其充分各抒己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插嘴”中探索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只有摘下有色眼镜,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营造心理自由安全的环境,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积极探索
     孔子认为“疑是思之路,学之端。”由于探索与问题连接在一起,问题既是探索的起点,又是探索的动力。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这种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积极探索。
     (一)变被动回答为主动生疑
     有人形容当前的语文教学是“问题轰炸”,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应答,感悟体验的空间太少,更谈不上富有个性色彩的阅读研究了。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将发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效果又会怎样呢?面对陌生的学习材料,学生势必能主动生发出了解情况的渴望。
     (二)变教师给予为学生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知识不是给予的,而是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建构生成的,对于课题的探索,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验交流。
课外阅读《请你不要告诉她》描写的是小朋友摘花悄悄献给教师的事,可有的学生提出:“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应该随便摘花。”教师没有直接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很有力度地表扬学生善于动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接着组织学生探讨,如果不摘花有没有其它的办法表达尊师之情,这样让学生主动探索,把答案唯一转变为感受多元。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探索方法
     (一)尝试
     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尝试解决。如《动手试一试》一文学完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一块海绵放进满满的一杯水中,又会怎样呢?”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议论,产生了不同的答案。这时教师拿出准备好的装满水的杯子和海绵分到各个小组里,让事实说话。学生通过试验发现:海绵刚放进去时先下沉了一会,过了一会儿水还是溢了一部分出来。这不仅帮助学生深入实际,理解了课文所阐述的道理,“只有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而且使学生在尝试中拓宽了知识面,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二)移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由于小学生爱活动,喜表演,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年龄特点,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如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移情体验,探索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哲理。
     教学《蚂蚁和蝈蝈》时,可以结合课文的教学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分别给扮演蚂蚁和蝈蝈的学生带上头饰,夏天蚂蚁如何辛勤劳动,而蝈蝈怎样享乐自在;冬天蚂蚁过上了幸福生活,蝈蝈却悲惨地死去。在表演中不要低估了头饰的作用,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一戴上头饰就会增加趣味性,使学习变得轻松。
     (三)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尤其是学习古诗词时,运用多种积累方法,强化综合,注意贯通,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积累、探索出诗句的音韵美、意境美。
     教学完《望庐山瀑布》,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李白的诗歌,如《秋浦歌》《赠汪伦》等,通过比较探索可以体味到李白诗歌的显著特点,想象奇幻瑰丽,善于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情达意,突出事物的特点。
     总之,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至关重要而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要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