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学习”在数学课中的实践与思考 多媒体催开英语魅力之花 放手,让数学活动课更精彩
数理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2期 总第4225期 2011年05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2期  下一期
“体验性学习”在数学课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作者:殷伟康 发布日期:2011-05-26 15:29:46

     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身介入实践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并加以应用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是指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合理设计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和技能,形成自己的见解与感悟,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并在体验学习的同时发展思维水平,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体验性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笔者根据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种“体验性学习”的模式。
     一、在数学情境中体验
     体验性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数学情境的,数学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体验性学习的实效。为此,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应充分考虑情境的可操作性和简洁性,应本着以创设既能充分感知体验、又能清晰明确切入主题的情境为目的。第一要“距离近”。课堂教学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距离学生的认知范围要近(接近学生认知水平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第二要设置认知冲突。情境创设要努力制造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第三要“意境美”。生活事例,一切从简。设计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刻画数学本质,主题突出,数学味浓厚,能引起思维冲突,有利于培植数学“生长点”,激活学生大脑深处的经验,学生在此基础上加以建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要促进数学建构。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实现方法的迁移或有利于学生猜想,使学生在体验数学、感知数学的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从而提高数学体验的实效。
     二、在数学探究中体验
     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探索和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运用归纳、类比等方法,猜测、论证和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三、在数学交流中体验
     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去领悟学习内容中的“只能意会的知识”。在数学知识的“易错点、误区点或疑难点”处进行数学交流,让学生就所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往往可引起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变化和深刻的数学体验。在数学交流中,学生为了说清问题,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想法,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据此以修正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思维的交互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弄懂问题,甚至产生新的思路、新的解法和新的数学体验。
     四、在数学应用中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体验性学习重在应用已有知识、能力、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获得体验,是问题感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型的学习。其目的是在体验中发展获取、选择、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经验,并提升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将现实中的情境,融入所设计问题的背景中,将现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环保问题”“物价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等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是如何应用于生活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领悟到学数学的趣味与价值。
     总之,创设富有思维含量、诱发探究的数学情境是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保证,数学探究是产生数学体验的源泉,数学交流是数学体验提升的关键,数学应用是数学体验的展示,“体验性学习”是一种较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运用体验性学习进行数学教学,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认知的能力,而且会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更富有成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