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积累,让诗歌教学充满智慧 带“镜”走进学生心灵 论“康大叔不是刽子手‘黑的人’”
教学设计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3期 总第4241期 2011年05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3期  下一期
语言积累,让诗歌教学充满智慧
来源: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作者:金晓雁 发布日期:2011-06-03 09:38:02

     听《听听,秋天的声音》一课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最近,听了我校边老师的《听听,秋天的声音》一课,很有感触。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边老师力求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我就边老师在语言与知识的积累这一方面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利用旧知的积累,在复习中沉淀语言
     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边老师在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
师: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能用你学过的词语来赞美一下秋天吗?
生: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秋色宜人……
师:秋天真美啊!
生:瓜果飘香,丹桂飘香。
师:哦,你闻到了秋天的味道。
师: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面,你们的词语积累真丰富。秋天不仅景色迷人,还有各种美妙的声音呢!
     课刚开始,学生运用语言的潜能已经被激发出来。边老师利用复习旧知的方法,一方面结合课题让学生走进秋天,一方面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积累的词语,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复习中沉淀了语言素材。
     二、加强朗读的练习,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注重语言,语言教学源于语感,语感教学来自诵读。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边老师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文时,以读为本,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请看边老师处理“黄叶刷刷”一节的理解——
师:你为什么喜欢大树“黄叶刷刷”的声音?
生:黄叶刷刷,是树叶和大树妈妈在告别:“大树妈妈,再见!我要飘到河里变成一叶小舟去旅行啦!”
师:旅行当然开心啦,快乐地读一读吧!
(生朗读)
生:黄叶刷刷,好像在说:“大树妈妈,再见!我要变成肥料投入大地妈妈的怀抱里了。我们明年再见!”
师:我听到了你的不舍,能读好树叶的依依不舍之情吗?
(生朗读)
     这样的处理,把景物读活了,唤起了学生和文本的共鸣。这样的朗读是有质量的,它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在这样的有效训练中,学生的语言积累也是自然而然的。
     三、注重词语的教学,在延伸中拓展语言
     词语教学也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诗歌中的词语有它独特的美感,如果用常规的词语教学来理解词语,肯定将削弱诗歌的美感。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时应立于教材之上,将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融合于教学之中,利用教材抓住拓展积累的时机,使学生所积累的知识层面更为丰富和深刻。
     如“歌韵”“歌吟”两个词语比较抽象,学生的现有水平很难理解。边老师并没有急于解决,而是在学到这两个词语的相关课文时,边老师在理解课文内容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读懂了词语的意思。对蟋蟀“阳台”的讲解,既源于生活,又高出生活,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延伸中拓展了学生的语言。
师:小蟋蟀可是出色的一位建筑家,看,(出示图片)他的住宅非常讲究,门口还有一小块很平坦的地方,就是他精心铺设的阳台。一到晚上,小蟋蟀就在这阳台上为我们弹琴、唱歌!来吧,我们学着小蟋蟀来唱一唱。
(学生开心地学学蟋蟀的叫声)
师:真好听!老师这里也有蟋蟀的叫声,想听一听吗?(放录音)
(听录音,学生听得入迷了)
师:这就是蟋蟀告别阳台的“歌韵”啊!
(学生齐读)
师:你听到田野里谁在歌唱?
(出示一幅幅图画)
生:我听到大豆成熟了,发出了哗啦啦的叫声,在唱着丰收的歌谣。
生:我还听到农民伯伯汗水滴到田野里的声音,他们高兴地笑了,心想: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师:田野的确是在“歌吟”啊!你们不但听到了有声的声音,还用心感受到了无声的声音,真了不起!
     在这节课上,边老师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氛围之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我想,这节课是扎实的,灵动的,也是充满智慧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