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聋校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靖江市新桥镇四墩子幼儿园姚勇妹 品文如品茶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5期 总第4252期 2011年06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5期  下一期
小议聋校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作者:韩耸立 发布日期:2011-07-01 10:25:32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要改变模仿、记忆的常规模式,以“问题”为抓手,在与学生一起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做了点滴尝试。
     一、激疑趣:由“教师问”转为“学生问”
     特殊学生的起点非零,他们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家庭教养,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学习的生命体验和智力生活的质量。以前,我们总是习惯于在自己的生活逻辑与思维轨迹中行走,缺少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事实上,他们才是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人。
     【案例呈现】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九课《轮椅上的霍金》一课前,先让学生预习并反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罢,学生在“知识卡片”上提出了几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霍金是谁?什么是“卢伽雷氏症”?第二层次,得这种病的人会死吗?他害怕死亡吗?第三层次,霍金得了重病为什么还进行科学研究?他的科学成就怎么那么大?他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课后,我让学生把研究的结果逐一写在知识卡片上,让学生体验思考带给自己的乐趣。
     【我的思考】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这张知识卡片就是学生自己理出的一条检验自己学识的水平线。看看各自在独立学习的情况下,自己能掌握多少内容。
收集完学生的问题后,我发现: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和自己备课上设计的问题不一致,于是,我重新调整了教学的策略,在每节课的课前一分钟由学生提出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一两个问题,然后通过学习让自己来寻找答案,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
     二、指疑路:从同步走向分层
     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己的理解。教师和学生是理解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案例呈现】
     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中,笔者是这样逐步引发学生思考的:
(1)问题引领,读题质疑。“心脏”可以随便带走吗?谁的心脏?为什么要带走“心脏”?
(2)初读课文,回问答疑。肖邦的祖国遭遇了什么变故?他为什么要离开首都华沙?
(3)细读课文,自主探究。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学生围绕以上的几个问题,在课文中自主查找信息,交流讨论。)
     【我的思考】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构建了一个问题链:读题质疑——回问答疑——自主学习,采取逐层递进的方法,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向预定的目标迈进。
     三、留疑味:把句号变成问号
     不是下课铃一响,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戛然而止了。“问题”,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把课上未能解决的问题作为师生课后共同学习的目标,通过生与生、师与师之间的共同探讨,能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案例呈现】
     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郑成功》一课中,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为什么现在祖国还没有统一?从明朝到现在,台湾又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我说:“这是台湾坎坷的历史,屈辱的过去,一言难尽。”学生看我欲言又止,“快告诉我们吧!”“你们上网看看吧!”我悻悻地走了……
次日,同学们带来了大量的台湾的历史资料,有被日本、荷兰侵占的,闹台独的,两岸三通的,地理的、旅游的等等。看着这些知识是孩子们自己收集整理的,我由衷高兴。后来,大家纷纷上台,讲台湾的人和事、过去和将来,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不愿下课。
     【我的思考】
     学生们带着困惑走出教室,他们开始上网查资料,开始询问父母,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同学一起分享发现的乐趣。老师呈现给他们“一片绿叶”他们却发现了“整片的森林”!渐渐地,他们认识到:原来书本上并不包含所有的语文知识,真正的知识需要我们去主动探索、不断学习。
     结束语
     培养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构建“问题意识”课堂,让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成为启发思维、点燃灵感、激发创新、聚集智慧的平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