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榜样力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路诗意写人生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
榜样的力量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7期 总第4303期 2011年09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7期  下一期
一路诗意写人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9-15 10:21:56

     记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吴汝萍
     “吴老师好!”“吴老师好!”……每当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灿烂的微笑走进教室,教室里便传出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候声。
     吴汝萍讲课,不仅讲得生动活泼,而且还不时把身边事、身边人引入课堂,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引导孩子们在认真学习之余还能明白不少事理。于是,一节课就这样不知不觉结束了。这就是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淮安市劳动模范、淮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金湖县实验小学吴汝萍老师的教学风格。
     自1985年从事教师生涯以来,吴汝萍对教育事业倾注了热心,也极具感情。这一点,恰如吴老师所言:“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诗意。教师生活虽然简朴、简单,但每当你面对孩子们阳光的面容,面对几十双纯洁的眼睛,心中的热情总会油然而生,让你全身心投入其中。”
     在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中,吴老师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首诗,教师要沉入孩子的认知世界,用诗的甘露去浸润孩子梦想的种子,用诗的温暖去唤醒孩子的心灵,用诗的想象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用诗的真、善、美去涵养孩子完美的人生。所以,每次站在由知识、情感、理想与信念聚焦成的三尺讲台,吴老师都是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用爱的阳光、雨露润泽一棵棵幼苗,用智慧的春风吹绿一片片绿叶,催开一朵朵鲜花。
曾有一个顽皮的小男孩,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在平时的课堂上还喜欢搞些恶作剧扰乱课堂秩序,同学讨厌他,老师反感他。但是他在吴老师上的数学兴趣活动班里好像换了个人。兴趣课上,他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巧思妙解层出不穷,课后常常沉浸在挑战难题的乐趣中。家长问他为什么单单喜欢上数学兴趣课,他说:“上吴老师的课,爽!她很少管制我们,经常微笑着看我们为一道题目争论个够,然后再引导我们讨论出最佳解法。”后来,这个小男孩荣获了省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吴老师睿智的教诲下,这个兴趣班上的同学有15人次获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18人次获得省数学竞赛二等奖,23人次获得省数学竞赛三等奖。
     在一次示范课——《三角形边的关系》课堂中,吴老师出示了草坪的一角,草坪上被人踩出一条斜斜的小路。吴老师问:“人们为什么不走正道,要从草坪上经过呢?”学生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释其中的原因后,吴老师又问:“如果我也想抄近路,从草坪上经过时,你会对我说什么?”一个学生说,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它们;另一个学生说,你爱护我们,我们还你一片绿。吴老师认为,数学课堂不仅仅是学生习得数学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习得数学的思想、方法,习得用数学的理性来认识世界的场所。数学课堂不仅承载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的重托,更承载着孕育学生生命成长的重托,让学生不仅是高智能的“科学人”,更是高品味的“文化人”。所以,吴老师的课堂,不是一味教孩子去学数学知识,而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涵美、数学思想的严谨美、数学方法的奇妙美,为学生将来成为高品位、高素质的文化人涂上厚重的人文底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此,吴老师潜心课堂教学的研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工作以来,多次参加淮安市、江苏省、全国课堂教学优课评比,均荣获一等奖。在撰写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中,有30篇在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有200多篇教育教学经验之谈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各知名报刊杂志中。吴老师还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观摩课或交流教学经验,所到之处,掌声阵阵。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吴老师经常指导青年教师参加优课评比,她总是一环一环,一句一句,手把手进行指导。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有20多人次在省、市课堂教学优课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有很多青年教师,已经成长为市、县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或骨干教师。网络教研中,经常有外省、市的教师拜她为师,请她指点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她也一一真诚予以帮助。
     回首二十多年来走过的教师生涯,吴老师且行且思,留下一路诗情画意,恰如吴老师所坚持的一样——职责所在,唯有以谨慎待之、踏实做之,方对得起身上肩负的神圣职责。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