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放在儿童教育的首位 浅谈语文教学中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8期 总第4311期 2011年09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8期  下一期
浅谈语文教学中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洪泽外国语中学 作者:刘春庆 发布日期:2011-09-20 10:31:15

     浅谈语文教学中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洪泽外国语中学   刘春庆
     南宋朱熹的曾作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当今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思维。当今的社会要求走出校门的学生不仅要善于归纳和应用不断出现的新知识,而且要有知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呢?结合教学实践,我浅谈一下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学生良好的思维氛围
     良好的氛围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创造的欲望。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都应当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就能畅所欲言,甚至有时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时,教师应该巧妙地把他们引向实际,而不能轻易否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个回答,一个见解,一个讨论,只要新颖,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设锻炼思维的情境 
     为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学中的设疑很重要。通过“设问”,可以让学生凭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解除疑惑。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思路广阔,而且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设疑的过程中,我很重视逆向思维训练,即改变传统思维习惯,要求学生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或者要求学生换一个角度去考虑同一个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如在讲授《登高》一诗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悲秋”愁绪,“悲”从何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让学生积极思考回答。最后让学生明确: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让杜甫抱病悲痛登台。接着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我就是杜甫,按照我的性格,我会去登高吗?以此来教育学生要有博大的胸怀,要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在讲课中,我有意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散性。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既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通过大胆的质疑,可以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创新思维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解《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自己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中挑选一些代表性问题作为课上的内容加以讨论解决。这样一来,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引导学生解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我还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用圈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复习课文时,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如果自己就是作者,面对此情此景,该怎样下笔。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应大胆鼓励,对质量高的问题要给予热情的表扬,从而来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启发学生想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杜甫的《兵车行》一诗结尾写到:“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这就让学生想象到当时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白骨露野,鬼哭凄凄,无人问津。诗中还有一些设问句,如“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以及“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都表现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通过让学生想象,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穷兵黩武带给人民的灾难。这些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独辟蹊径,探索新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根究底。打破传统思维,让创新思维不受约束和限制,从而真正提高语文学习的境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