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行知”而精彩 做更具魅力的班主任 扬理想之帆建和谐班级
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8期 总第4311期 2011年09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8期  下一期
课堂因“行知”而精彩
来源:如东县大豫镇桂芝小学 作者:徐鑫 发布日期:2011-09-20 10:43:44

     课堂因“行知”而精彩———低年级语文“行知课堂”案例分析    如东县大豫镇桂芝小学 徐鑫
     一、设计意图
     “做前问、做中学、做后思”是学校“行知课堂”模式的核心操作环节。运用“行知课堂”理论,注重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能力的培养,让孩子的思维与行为处于“高效”状态,是我们开展“行知课堂”实践的美好愿望。下面以冰心的一篇反映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诗歌《雨后》为例,谈谈实践“行知课堂”的体会。
     《雨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个性特点及喜雨爱水的心理特征。笔者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班级学情,以教师的设疑和学生的质疑开始,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体现“做前问”;接着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的作用,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动身,观察、思考、讨论、表演等,实践“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有意识安排“小先生”引领部分教学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体现“做后思”;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层次开展“三基”(基本知训、基本技能、基本情感)训练,实现学生在课堂的“双动”(外动指形体、内动指思维),达到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实践分析
     从课堂的实际效果看,本课对行知课堂核心环节的体现是到位的,行知课堂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发挥“小先生”的作用)显现,学生的思维状态、参与程度及目标的达成合理,是一节高效的语文课。
     (一)由行到知,体验真情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广阔的实践空间,引导他们走进文本,与文本作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感悟文本自身的美;还要引导他们走出文本,回归生活,激起情感的共鸣,达到育人的目标。
     1.在文本的感悟中“行”
     教学中,不用老师的感受代替学生的体验,因为孩子的体验是没人可以替代的。如果让学生被动体验,那教学不会走进孩子的心灵。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与文本相符的情境(你就是小哥哥,你就是小妹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以“切身感受”去体验文中描绘的快乐场景。如通过动作感受使劲踩水的快乐;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妹,小心,滑!”感受兄妹情深……孩子们在“读读、听听、想想、说说、演演、议议”中进入了文本,进入得不留痕迹,全员参与,没有孩子在外徘徊!行知课堂的“做中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在生活的感悟中“做”
     文本中的体验是角色的进入,还停留在文本之中;而当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那份实践的体验就超越于文本之上,是自己独一无二的最真实的感受。当看到小哥哥“恼中有乐”的情景,当看到别人痛快玩水的情景……孩子们的脑海里情不自禁地开始回放自己的精彩生活,这时出示一组儿童玩水的图片,把生活的场景一下子拉到学生的眼前,再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经历。通过思考、交流、发言、表演等手段,让文本中的快乐和孩子们自己亲身经历的快乐融合在了一起,充分体现了生活教育的作用,这是行知课堂希望看到的结果。
     (二)知行合一,追求效益
     设计这堂课时,教者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学习的场所。在这堂课中,教师放手为学生创设自主质疑的空间,重点、难点由孩子抛出,以学生的疑问为目标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最终由孩子去解决。课堂上,教师没有提出太多的问题。课堂中的疑问来源于学生,解决于学生。在这过程中,孩子质疑问难的习惯,探根求源、辨别正误的能力不断生成,学生“动”起来了,既有形的动(读、说、演、论等),更有思维层面无声的动(思维的动、心灵的动等),使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在一起。
     行知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孩子在做前问、在做中学、在做后思,态度积极、活力张扬、灵性舒展,课堂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堂”,成了学生展示生命精彩的舞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