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品质 让美术与音乐共舞 让“读”为阅读教学“调味”
创新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9期 总第4324期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9期  下一期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品质
来源:淮安市南陈集镇中心小学 作者:张远波 发布日期:2011-10-18 08:30:46

     淮安市南陈集镇中心小学     张远波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激发想象、培养创新品质的学科。如果语文教学多培养一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那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
     一、诱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造与想象几乎是人类的本能,我国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过孩子的想象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孩子的思维之所以格外富有创新性,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少有“清规戒律”吗?孩子们的想象之所以丰富多彩,不就是因为他们的想象能天马行空似的展翅高飞吗?可是,现在不少孩子在枯燥、呆板、严格的各种规则的束缚下,在机械重复的训练下,在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下,创造之树枯萎凋零,想象之鸟不再展翅高翔。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走出教育观念的误区,把创新和想象的乐趣还给孩子。
     首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教师要关心学生、赏识学生,在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基础上,以自己生命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使学生真切地感到生活的温暖和学习的价值。在爱的阳光下,消除一切烦恼、困惑、胆怯,引发其内心深处的天真无邪的本性。惟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创造心灵才能被唤醒,才能诱发孩子们的创新潜能。
     其次,要关爱学生的创新思维,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逐步产生自我肯定的需要,不希望别人把他们当孩子看,而要求尊重他们。有些孩子的思维与众不同,但看似“离谱”之中也许包含着独辟蹊径的思路,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千万不要埋怨责怪,冷嘲热讽,而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做法。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创新的首要条件是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
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的前提与基础。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发掘潜能,激活思维。要求我们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师“牵”为主的串讲、串问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去发现问题,亲自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之后的无限乐趣,激活自身学习的潜能。
     2.要切实凭借语文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我们的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我们语文教师要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凭借教材来发展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学生能否求异、创新,关键在于教师的鼓励、启发、诱导。经教师点拨,学生突破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3.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造性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奇思妙想,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阵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性习作练习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幻想、联想,激发学生想象,开拓想象空间,以读写实践为载体,切实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语文活动相结合
     课内的阅读、作文训练固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然而仅仅凭借40分钟的小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课外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同样,课外的语文活动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时,学生爱看新闻、听新闻,每周收集新闻成了孩子们的乐事。从收集到编辑直到召开新闻发布活动,都由学生“一手操办”。开展课外语文活动,让学生当主角,给孩子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对学生创新品质培养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新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